成立农村医学院,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

2021-04-04 09:58:07 作者: 成立农村医学

在当下,我们应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吸引力,这才是最根本的措施。

我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国人对健康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对医务人员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近年来各地以前用来培养中专学历的卫校相继停办,中专学历被取消。而在今年九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 在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中指出: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严格控制高职 (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此举意味着今后临床类大专学历都将逐渐取消,以后临床以本科以上学历为主。实际上这是与时俱进的做法,低学历医学人才已经不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了!

但是日前一则“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农村医学院揭牌”的消息让人有些吃惊。

成立农村医学院,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

报道指出:“农村医学院”的成立是为农村医疗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药卫生人才,为提升农村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储备优秀人才。

虽然农村医学院的成立初衷是好的,但是笔者却觉得这种做法的积极性有待商榷。禁不住要说几句——

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缺乏是事实

首先农村医学院计划3年时间为河南安阳农村基层培养1500名农村医学专业人才,足以看出当地农村医疗岗位医务人员的缺乏。实际上这种乡村两级尤其是村级医务人员的匮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安阳市并非个案。很多地方行政村缺乏村医而成为村医空白点,农村居民的健康无人守护也成为党和国家重视的问题。因此在健康脱贫工作中,各地都在千方百计消除村医空白点。有的是卫生院派出人员,有的地方签订免费定向培养合同,而力度最大的是安徽省去年开始实施的“百医驻村”计划。

而实际上安阳市农村医学院就是其他省份采取的定向培养计划类似,只不过与其他省份分散在多所院校培养不同的是采取了集中在一所学院校培养的模式。

农村卫生人员缺乏的根源在哪里

农村卫生人员逐年减少,甚至愈演愈烈。各地采取补充农村医务人员的招式层出不穷,但是却没有解决问题。这是因为没有解决农村医务人员留不住的根本问题。新医改以来,乡村医生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 但是基本医疗业务在萎缩,收入下降、晋升无望、养老不如意等等都成了乡村医生流失的“杀手”!

近年来除了老年村医到龄自然退出外,很多乡村医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后,都离开了乡村医生岗位,这导致留在乡村医生岗位的人员总体学历和资格得不到显著提升。

农村医学院培养定向生绝非好招

实际上近年来各地每年都在采取让高职院校免费培养农村定向生的做法,但是真正取得的效果实在是难以令人满意。从媒体报道可以知道,培养出来的定向生频频违约。很多毕业生宁可掏高额的违约金也不愿到农村卫生岗位。

由此可见,单方面的培养农村医学生下不去才是根本问题。不解决农村卫生岗位吸引力低的根源,培养再多的医学生也是枉然。

再者,随着农村经济条件提高,居民对健康需求也日益提高,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城乡差距的缩小已经让以前的农村医学知识无法满足健康需要。笔者曾经报道过安徽百医驻村黄山休宁县泮路村卫生室的夏克春老师,他来自安徽省中医院二附院,精于针灸和经方治疗疾病,他的到来吸引了当地甚至隔壁省的患者,每日来就诊的患者让原本偏僻而宁静的小山村热闹起来,每日车水马龙。由此可见,农村并非就是只需要低学历的医生,关键是要让高学历高资质的医生愿意下来。

综上所述,如果安阳市农村医疗岗位毫无吸引力,又或者安阳市的“农村医学院”培养的医学生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医疗需求,又岂是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缺乏的根本措施?

笔者认为,在国人对医疗卫生人员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农村医学院”的做法更像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只能说是一种无奈的权宜之计,并不值得提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