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威雅的“全人”教师,是如何帮每一个孩子实现卓越的?

2021-04-06 14:46:56 作者: 南京威雅的“

试着回想学生时期,某位老师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瞬间,是他正在教某个公式定理、语法常识,还是在课外某次不经意的相处之中?

著名心理学家B.F.斯金纳曾留下一句广为流传的金句:

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后

剩下的就是教育

“当学生们离开学校,所有的脚手架都会脱落。而我们希望学生们在这里收获的品格和能力,会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提供更长远的支持。”南京威雅学校创校校长田宁亦持相同的观点。

田宁

南京威雅学校创校校长

南京实验国际学校校长,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近40年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

教育如此,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教师亦是如此。如果教育的诉求不仅仅是45分钟的课堂,那么教师又怎么能仅仅只扮演教授知识的角色?

“在课堂上做老师、在宿舍里做父母、在其他时候做朋友,这样才能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南京威雅学校创校执行校长卡琳看来,要给每个学生都卓越的全人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还原出教师的“全人”状态。

卡琳·雪莱

南京威雅学校创校执行校长

中学科学教育学士、教育领导力硕士,拥有20余年英国本土寄宿名校及中国顶尖国际化学校教育管理经验。曾任英国拉格比公学(Rugby School)生物学科主管兼学院院长、北京某知名国际化学校副校长。

是教师,也是父母

全人教育须从“全人”教师开始

Teachers As Well As Parents

Holistic Education Comes From Holistic Teachers

眼见太多孩子苦于单一的成绩评价标准,田宁校长曾深有感慨:教育工作者眼里盯着的应该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而不是抽象的“学生”。

从抽象的学生到具象的人,就需要一种鲜活的教育生态,教师首先要做到“全人”,即不仅仅是讲台上的“专业人士”,更是一个真实的“人”,有自己的个性爱好、会运动、懂生活的人。

“当我西装笔挺地出现在课堂,我需要有计划地、高效地进行设计技术或计算机科学的教学任务。而当我穿着牛仔裤出现在宿舍里,或穿着运动服和学生们一起遛狗、打球,我就像孩子们的家长。”

南京威雅学校科学与技术总监保罗回忆起自己与学生们相处的日常,电视可能开着,大家一起坐在公共休息区聊天,最近宿舍里来了新的学生......乍一听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这些细碎的片段,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成长氛围。

在威雅,几乎所有教师都承担多重角色,他可能既是孩子的数学老师,又教授孩子天文学和高尔夫球课外课,同时还是与孩子同吃同住、朝夕相处的朋友。

由于见过老师和同学们各种生活中的样子,他们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长者或竞争者。学生不必担忧“提出问题,老师会不会觉得我很笨?同学们会不会嘲笑我?”,从而真正放松下来去关注自己的学习诉求——“这个问题没有搞懂,我还可以回宿舍去请教保罗老师或者我的室友。”

一旦新的情感联结被建立,教师对于如何帮助学生也不会感到无所是从。有没有睡得不好?运动是不是足够?在哪一门学科上遇到了困难?课程会不会安排得太满?最近想家了吗?

“我们开诚布公、事无巨细地沟通,深入了解彼此。”保罗说,“只有这样全方位的细致关注,才能让教师们用专业经验去思考,如何为孩子提供更有效的帮助,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

是教师,也是同伴

师生一起“成长型思维”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