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个人养老金制度,更多是锦上添花,多数人以基础为主

2021-04-09 12:02:01 作者: 2021年个

了解“个人养老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些年来在不少媒体上都传出了“养老金不足”的新闻,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提前实施,只不过对于多数人来说现阶段用不着。毕竟基础养老金这块的接受面并未达到预期,对于多数居民来说“基础养老金”才是最值得信赖的。

基础养老金的覆盖率已经超过9.9亿,这里面接近55%都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也是为何很多人抱怨“养老金过低”的原因,如何引导城乡居民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其实更靠谱

在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社保部门的同志已经告诉媒体“我国基础养老金的缴纳人口数量超过了9.9亿”,这个数据看起来不错,只不过真的经不起推敲。大部分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主的养老金,很难真正满足未来人们对于养老的需求。

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走势图

如上图所示是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纳人数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到截止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达到54244万人,也就是说在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9.9亿人当中接近55%都是以居民养老保险为主。什么是居民养老保险?也就是大多数人每年都会缴纳的100-2000元档次的养老保险。不过根据观察来看,大多数城乡居民缴纳的养老保险都处于200元左右的档次。根据居民缴纳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大略计算出我国城乡居民退休后能够拿到的养老金基本可以用“屈指可数”来形容(每月100-200元)。在大多数城乡居民都不愿意多缴纳基础养老保险的情况下,鼓励和推动“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我倒是觉得意义不大。几点观察:

基础养老金如今的普及率远远没有达到医疗保险这个层次,相比于医疗保险早已经超过95%的缴纳比例来说,养老保险缴纳人数成长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不到10亿的养老保险缴纳人数意味着我国至少还有2-3亿的缺口(除去65岁以上的1.76亿),如何让这部分人愿意缴纳养老保险和如何让5亿多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愿意缴纳职工养老(灵活就业养老等)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后的待遇基本是城乡居民养老待遇的数十倍,与其鼓励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不如鼓励居民通过灵活就业等方式来交纳养老保险,尤其对于45岁左右的居民来说这个需求更加紧迫。灵活就业方式参加养老保险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政策,经过观察后发现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不少居民未听说或者不了解这个政策。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导致不少企业出现了裁员,原本缴纳养老保险的人们面临社保断交的尴尬,哪怕这个时候我们都没有听到官方大力推广“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消息。所以,有时候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缴纳比例低不是因为政策不好,而是宣传不到位导致的。

个人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在“大家有足够的收入作为基础”,如果说大家的收入水平在扣除专项附加(包括社保等)后没有多余,那么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就是个“伪命题”,甚至就会成为某些人的“专属”

就拿从2019年开始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来说,已经有不少人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年薪百万的富人拥有很多种办法来避税”,尤其对于一些企业老板来说。拿着一个月5000元的工资,但是却享受着百万豪车的豪宅!无论是个税征收还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都不应该是“为富人服务”。

城乡居民养老——职工养老转变更具备现实意义

美国建立的“三大支柱养老保险”固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并非应该是我国学习的榜样!基础养老保险仅仅存在20多年的情况下,我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做得更好

。比如: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企业愿意为职工缴纳五险(养老、医疗等),鼓励个体工商户和一般人员愿意缴纳灵活就业社保等。说句实话,如果说我国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比例占据了全国的80%左右,那么我国就不会出现“养老问题”和“养老金低的问题”。建筑考试备考就到来学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