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度人,功德无量——捧读《敦煌艺术大辞典》感言

2021-04-10 15:16:49 作者: 金针度人,功

莫高窟第130窟南大像

我的又一个感受来自该辞典的文字与图版。学术界、出版界对于作为工具书的辞典的文字表述(“辞书体”)有过不少讨论,基本的(或称之“主流”的)意见是:解释名词、术语、概念及相关知识和技能要准确、简明、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应用。我觉得,这作为文化艺术、科技知识技能的普及类辞书,当然是正确的,但也并非绝对。因为还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读者对象有所区分。著名的刘勰《文心雕龙•徵圣篇》里有这样几句话:“夫鉴周日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或简言以达志,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周振甫先生今译为:圣人的观察像日月遍照,好到极点能够看到事物的预兆;所以写成文章,成为模范,他的思想,能够跟客观事物相一致。有的用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意旨,有的用丰富的文辞来概括感情,有的用明显的理论构成全篇的体式,有的用含蓄的意义来含孕深刻的作用。)这虽然看似是古代文论专家针对不同的文体讲的,其实同样适用于《敦煌艺术大辞典》词目释文的撰写,思想的准确、客观,语言的简洁清晰,文辞的丰富,结论的明白无误,正是这部大辞典的编撰者努力的目标(亦即“专业的作者+准确明白的释文表述”),据我阅读部分词条的感觉,无论词目释文文字的长短不一及不同专家略有差异的叙述风格,都应该是比较成功的。同时,该辞典根据敦煌艺术的视角特色,借鉴了以往编纂图典的经验,又借助于近几年来敦煌图像的数字化成果,首次采用了大量的高清彩图和精确的线图,对读者来说,这不仅能够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大大增强了可读性,也十分有助于对相关文字的理解,增益良多。

莫高窟第57窟观音菩萨画像

莫高窟自僧人乐僔开凿第一个洞窟至今已经有1654年,作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的敦煌学兴起亦逾百年,《敦煌艺术大辞典》的问世,不仅填补了敦煌艺术研究在大型专科辞书出版领域的空白,而且对于向广大读者介绍敦煌艺术和集大成的研究成果,可谓兼有普及、提高和引领的作用。实可谓是以金针度人,功德无量!记得1998年《敦煌学大辞典》推出后,第二年即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和第三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我由衷期盼《敦煌艺术大辞典》也能得到敦煌学界和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得到出版界和文化宣传部门实至名归的荣誉。

本文原刊于《敦煌研究》2021年第1期,澎湃新闻得到《敦煌研究》授权发布,图片均源自《敦煌艺术大辞典》。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