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从“深圳制造”走向“深圳创造”?解码深圳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2021-04-10 15:18:06 作者: 何以从“深圳

“我们研发的动画编辑软件——Soom Video在海外应用商店上线大概3个月,已经累积了约12万欧美付费用户,目前中国还没有其他企业服务产品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在位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办公室内,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简称“来画”)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魏博表示,来画的目标是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创作创意平台,实现动画制作、文稿演示、设计创作等软件的国产替代。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跟随“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主题采访团,走访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代表性企业及重点实验室,解码这座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软”实力。

深圳市统计局披露数据显示,从2012年起,第三产业对深圳整体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到2020年,深圳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已达0.1:37.8:62.1。

其中,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2020年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76.1%,成为拉动深圳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的叙事起点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地标,深圳用40余年时间从“深圳制造”走向“深圳创造”。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圳产业结构重心正逐步从“硬”制造向“软”服务转变,并着力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重点优势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现代服务业占三产增加值超7成

“来画于2015年在深圳成立,目前已累计数千万用户,生产超千万部作品,全网播放量超100 亿。”魏博表示,成立五年多以来,来画已完成累计5亿融资,并在全国18个城市布局分公司,“目前来画已进入盈利状态,公司估值约达36亿元人民币。”

作为目前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1979年从零起步,到2019年产值已达2.63万亿元人民币,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 1.7万家,华为、腾讯、中兴等一批龙头企业都在深圳孕育诞生。

2020年,深圳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已达13084.35亿元,同比增长6.4%,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攀升至76.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883.49亿元,同比增长11.3%,成为拉动现代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是简单的去工业化。近年,深圳开始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2018年出台《深圳市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力图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带动社会经济全面高质量发展。

作为扎根深圳的互联网行业龙头企业,“腾讯也在2018年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公司级战略,研发推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WeMake在2020年入选全国15家双跨平台。”腾讯工业云首席架构师余弦表示。

“得益于腾讯强大的中后台技术,目前富士康、树根互联以及重庆忽米网等知名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平台产品也都是基于腾讯的底层机构架构来构建的,使用了腾讯云的技术和资源。”余弦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披露数据显示,目前65%以上的深圳规上工业企业通过智能化建设和改造,打通多个生产环节,取得显著成效。调查显示,通过工业互联网应用,52.6%的企业生产成本下降,53.3%的企业产品良品率提升,29.4%的企业原材料损耗减少。

除了带来经济效益,充分涌流的创新力量也在抗疫救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魏博表示,去年来画即充分发挥平台和技术优势,以疫情防控为主题出品28集短视频宣传片,创新运用大众更容易理解和传播的动画形式,借助新媒体等媒介向社会输送抗疫知识。

目前,来画的系列防疫视频全网播放量已突破1个亿,为全民抗击疫情新增一只数字化“援手”,向全国乃至全球输出抗疫救援的“深圳力量”、“中国力量”。

深大培育30万专业人才,超八成扎根深圳

深圳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背后是坚实的高水平人才支撑。

2019年末,深圳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183.50万人,同比增长10.1%,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54.69万人,增长7.4%。同年,全市有各级创新载体2258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16个,部级创新载体604个。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