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进女厕,实在“不方便”

2021-05-11 11:59:18 作者: 男童进女厕,

小安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点,她有一个5岁大的男童。尽管她自身觉得男童进女厕有些不妥,但无奈很多地方没有第三卫生间。

所以,在孩子两岁之前,还没有性别意识的情况下,小安还是选择带孩子进女厕。

但当孩子渐大,小安会让爸爸带孩子上厕所,逐渐培养他单独上厕所的能力,当然,前提条件是爸爸在场。

02

如何才“方便”

对于“方便”这件事,让大家都“方便”没有那么难。

当妈妈不易,因此许多网友还是持宽容态度,在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背景下,若男童确实因年幼而缺乏自理能力,且妈妈带男童进女厕时充分尊重他人的隐私,妈妈带男童进女厕是可以被理解的。

因而,问题的解决往往回归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上。在国外,很多公共场所会开辟一个空间较大的亲子厕所,既避免了母亲携子外出时的“如厕难”问题,也彰显了可贵的社会温情。

故此,在公共场所追加亲子厕所、母婴室、第三卫生间等空间实有必要,但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阿昕表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有选择,我一定会带去第三卫生间。

小西也渴盼亲子厕所的尽快普及,同时,她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即如何保障亲子设施的使用确实是在亲子身上呢?

她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地铁里的爱心专座总是被其他人挤占,很多次,她在地铁里全程抱着孩子也没人给她让座。

另一方面,也有网友发问,为什么不让爸爸带男童进男厕呢?

这个发问也揭示了当今社会父亲角色在家庭育儿责任上的缺位,为何总是妈妈带男童外出,那个隐身其后的父亲又去哪儿了?

在此背景下,这些带娃的妈妈一方面要接受没有合适的如厕空间的既定事实,一方面带孩子还成为了她们的“天然义务”,身心之累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带男童进女厕确实是一些妈妈们的无奈之举。她们的处境尴尬,也颇感困惑,这也折射出我们对母亲的关怀还远远不够。

而若要解决带娃母亲“如厕难”的问题,只能希冀两条路。

一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调整男女厕位的比例,提供更多诸多“母婴室”等,让公共场所更具人性和温情,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活舒适度与幸福感。

二是重新界定家庭责任,呼唤更多父亲关注并承担部分传统的所谓的母职,鼓励爸爸们多带娃。

然而,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的。

面对妈妈带男童进女厕的争议,小西认为,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因为某一位男童的顽劣行为,就抗拒妈妈带男童到女厕如厕,社会应该保障大多数人的权益。

因此,在未来尚未到来前,双方应多些同理心,妈妈们管好自己的孩子,并充分尊重他人的隐私,遇到质疑就适当解释,其他女性也多些体谅与理解,同时,其他男性也应多向这些带男童的妈妈们伸出援手。

换位思考,为彼此少添麻烦,让大家都方便。

更重要的是,在恰当的道路上更积极地争取属于母亲、属于女性的权益。

03

太子妈的诞生

除了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重新界定家庭责任、呼唤多方换位思考外,小安还认为,父母也应该早点关注孩子性别意识方面的教育。

然而,一些妈妈非但没有注重对孩子性别意识的教育,反而将带男童进女厕一事视为天经地义,并完全无视异议者的要求,使得正反双方的矛盾愈加深化。

有些妈妈甚至认为提出异议者就是有意针对自己和孩子。5月2日,一则“好死不死,女厕所里有个小女孩”的微博更是即刻点燃了大众的愤怒情绪。

在这位妈妈眼中,孩子就是世界的中心,自家男童(小胖)进女厕是全然正当的行为,而女童进女厕反而成为被这位妈妈形容为“好死不死”。

这些妈妈并非是无原则地纵容孩子的行为,而是将自己的理解和倾向强行加诸于孩子,当男童已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在女厕如厕时,这些妈妈却将怒火抛向了女厕内的其他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