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些蛮不讲理的妈妈便被网民们封号为“太子妈”。
“太子妈”会口出狂言:
——“打不过老爷我还打不过你们么!”
她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将孩子视为太子,将公共场所视为自家的皇家后花园,她们所理解的“孩子的利益”高于一切,而孩子真正的想法却得不到理解和尊重。
于是,本应归咎于当前公共基础设施和传统家庭分工的问题,这些妈妈却将炮火直接对准了其他提出异议的女性,特别是未婚年轻女性,认为其没有同理心、小题大做。
本是一件互相体谅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开始变了味。
这样强势的语气和高高在上的姿态,让许多民众联想起那些被“熊孩子”和“熊家长”支配的痛苦记忆。
孩子不懂事还可以忍一忍,但家长不懂事,不仅庇护自己的孩子,甚至还强行用自己的价值观指挥孩子,并斥责其他提出质疑的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确实是不可忍。
从鸡娃妈到太子妈,当代母亲的形象标签变得愈发单一、负面,她们望女成凤、望子成龙。
“太子妈”们望着孩子总是饱含热泪,她们眼中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永远需要跟着父母,永远都需要靠父母出谋划策,永远需要父母的庇护。
“还是孩子”成为了其口头禅,而那些对自己和自己孩子的行为提出质疑的人永远是居心不良。
巧的是,“还是孩子”也成为中国著名的“四大宽容”定律之一。
而其他三项分别是“人都死了”、“来都来了”、“大过年的”。
永远把孩子当做“孩子”,爱得过深,意味着保护过度、剥夺了孩子独立的资格。
受害最深的只能是自己的孩子。
台湾女星狄莺和儿子孙安佐的新闻曾广为人知。狄莺认为儿子是要当栋梁的人,在他身上倾注了诸多心血,让儿子从小就读贵族学校,最后还如愿送儿子出了国留了学。
同时,狄莺还对儿子宠爱有加,这是一种近乎疯狂、超出了母子边界的畸形的爱,如在儿子5岁时带他参加情侣接吻大赛,接吻持续3个小时,让儿子11岁才断奶、儿子15岁时仍母子同床共眠。
最后,这位泡在蜜缸里长大的儿子却在18岁那年因为在美国恐吓学校、非法持有武器被逮捕,被保释出狱后又被爆出逼网红堕胎的丑闻。
而此时的狄莺依旧觉得,孩子还小,只是因为受到他人的迷惑和鼓动才走上歧路。
父母对孩子的爱和保护,无可厚非。但因为爱子而不守界限、漠视规则、无原则的保护和支持,强行以自己的思路解决孩子的问题,遇到矛盾不问解决路径,反而迁怒于其他提出问题的人,实属不该。
“太子妈”在今日侵犯的是他人的隐私和尊严,自身的言行也在无形中影响了自己的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在明日,受侵犯的对象可能变成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