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剧场:要游戏还是要戏剧?

2021-05-12 10:39:27 作者: 沉浸剧场:要

而颠覆传统的观剧形式也让观众着迷于对剧情的反复研究,“很多剧情线在同一时间平行上演,观赏它就像是在拼魔方。每场只能拼凑一到两个故事面,体验多遍后才能大致把握全剧,发掘出隐藏深处的真相。”一位豆瓣网友发帖探讨《不眠之夜》的魅力所在。

精美古怪的道具、行为诡谲的演员、悬而未决的谜底……发生在剧中的故事让观众产生身处其外而又置身其中的双重沉浸体验。1.1万名豆瓣网友对这部剧打出了9.3分的高分。即使是每场520元到890元不等的高昂票价,《不眠之夜》还是一票难求。据官方数据统计,该剧重复刷剧观众超过六成,不少铁杆粉丝最高刷剧记录近170次。

由此可见,沉浸剧场,正是传统戏剧在当前体验式文化消费备受推崇而生成的一种新的戏剧模式,虽然追求目标在于让观众在剧场环境的各个处所游弋而忘却真实世界,但它仍牢牢地立足于剧情这一根本。比方说,《不眠之夜》的基本脚本,是对经典作品《麦克白》的重新解构,同时又融入了希区柯克式的悬疑风格——这当然都是“剧”的题中应有之义。

回归内容才有长久生命力

沉浸剧场作为一种文化演出形式,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惊奇、激情和想象。事实上,不论是游戏思维还是戏剧内核,两种发展模式都代表了当下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表面看来,似乎没有好坏之分。

但深入分析,哪种模式会行之更远呢?答案似乎也并不难解:以《成丰街25号》为例,单纯依赖游戏体验,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使得剧本原有的内容表达变得单薄、平面。如果没有更深的内涵和更新的突破,很难给观众带来持续的新鲜感。

王晓霏对这种弊端也心知肚明,“我们正在组建专业的编剧团队,加大原创内容的投入。聘请专业的表演老师对演员进行指导,完善表演形式。未来还会上线《梨花公馆》等原创剧本来吸引观众二次消费。”

靠着过硬的内容设计,沉浸剧场作为一种顺应时代需求的新艺术品类,完全可以表现出强大活力:6年来,上海麦金侬酒店只凭借《不眠之夜》一部剧,已支撑剧场火爆至今。一到开演时间,便有一群打扮入时的潮流男女在剧场门口排起长龙,等候入场。剧场不仅有门票收入及商业赞助,还有主题酒店、餐饮、酒吧等营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这对其他沉浸剧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在文化产品繁多的市场中,溢价能力最高的,永远是优秀的内容。显而易见,随着观众的专业程度和审美水准的提升,市场对沉浸剧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只有扎实的内容创新与先进演艺形态相结合,才能使这一新鲜事物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