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赖”自揭“假按揭”内幕

2021-08-04 08:40:50 作者: 西安“老赖”

2018年乘坐飞机被限制,西安市民李某发现自己“给邻居帮忙”引祸上身成“老赖”,被牵扯到一起个贷纠纷中。为生意不受影响,主动到银行先行还欠款,工商银行太华路支行开始却拒收。李某这才发现,这起按揭贷款的背后没那么简单,银行工作人员也坦言,至少有8户类似情况。华商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事件过程

给邻居“帮忙”

2001年,李某帮邻居“完成任务”,拿着身份证和结婚证到西安市东大街淞江广场,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上签了字,将身份证和结婚证复印件给了陕西淞江实业有限公司后,再也没签任何东西。

被银行起诉

2018年坐飞机被限制高消费成“老赖”,查询才发现涉及2001年给朋友帮忙被办了按揭贷款,个贷未按期偿还被工商银行起诉了。

还贷款遭拒

为恢复征信清白,在多次找开发商无果的情况下,决定自己还欠款,被银行拒绝。后通过关系出具《情况说明》,并承诺不追究银行责任,银行才收了钱。

法院判决

开发商陕西淞江实业有限公司涉嫌合同诈骗。

房屋不存在

查找判决书上的个贷房屋,发现并不存在。还清了欠款,银行却找不到房屋抵押证明。

绝不是个案

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类似情况还有多起。

当事人

坐飞机被“限制高消费”

查询才发现被银行起诉了

“2018年准备乘坐飞机去海南时,被告知被法院限制高消费了。”李某说起当年的那一幕,至今依然感到难以理解。他称,从陕西省高院查到西安中院,最后到西安市未央区法院,才知道自己涉及2001年的一起个贷纠纷,被工商银行西安太华路支行给起诉了。

当法院工作人员询问李某2001年是否在西安市东大街淞江广场购房,并与银行签订按揭贷款协议,李某称,他这才反应过来,当年给朋友帮忙那件事情。

据李某回忆,2001年11月份时,同院邻居让他拿身份证和结婚证到售楼部帮忙完成个任务。因当时邻居承诺只是完成任务,也就答应了。

于是,他拿着身份证和结婚证在西安市东大街淞江广场,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上签了一个字,将身份证和结婚证复印件给了以后,再也没有签任何东西。

李某坦言,当时出了售楼部之后,邻居给了他1000元,一行四五人拿着这个钱,就在东大街吃饭了。半个月后,邻居告诉他,开发商用该《商品房买卖合同》贷到款后,原先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也撤销了,中间一直都没有管,所以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但没想到后续是这个情况。

拿着判决书查找

发现个贷所涉房屋不存在

李某介绍,2018年,他从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档案室调取的《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8)陕0112民初111号,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太华路支行起诉书中称,其2001年12月12日在该行办理了个人按揭贷款,贷款金额为55万元,贷款期限为23年。从2015年9月31日起,不再还款,违反了《个人购房借款/担保合同》的约定,截止到2016年6月19日,累计拖欠本金30.9万元,利息13.74万元。

同时,该判决书显示,其2001年12月12日在该行办理了个人按揭贷款的55万元,当天银行就将款转给了淞江广场开发商——陕西淞江实业有限公司。

李某称他拿着判决书到淞江广场,发现判决书上所执行的标的物楼号不存在。

那是不是银行搞错了呢?去年4月13日,李某到西安市不动产信息档案管理中心查询个人住房情况,显示其名下并无房产。

寻找开发商无果

无奈还欠款竟被银行拒绝

“你见过给银行还钱,还要通过关系才能归还的怪事不?”面对坐在对面的记者,李某突然调侃,“我就遇到过!”

他介绍,因自己有生意在做,被法院限高非常不方便。在多次寻找陕西淞江实业公司无果情况下,决定先把银行的43万本息借款还了,然后再起诉开发商。

去年10月份,他到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太华路支行去归还43万本息欠款但没想遭到拒绝。

据李某描述,当时该行工作人员称,银行是找开发商要钱,一旦李某替开发商归还了,钱进了银行就退不了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