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身高焦虑”的家长: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一年花费上十万

2021-08-05 13:56:26 作者: 陷入“身高焦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5日电 (林琬斯 实习生 黄晨发)在这届家长眼里,孩子的成绩可以“鸡”,视力、身高也可以“鸡”。

常规的运动加食补已经无法满足追身高心切的家长了,为了让孩子长高,一些家长开始为孩子注射用于治疗矮小症的生长激素,睡前在孩子腹部打一针,一天一针或一周一针,一针几百,一年下来花费上十万并不少见。与此同时,生长激素价格是否偏高和是否被滥用等问题,也一再引发争议。

15个月打掉半辆特斯拉

“盼早日脱离生长激素”

“你知道我家娃8岁那年长了多少吗?只长了7毫米!”家住江苏苏州的李莎在女儿6岁时,发现女儿长高的速度较同龄人慢。

上小学以后,比同龄人矮近20厘米的女儿经常被路人问“还在上幼儿园吧?”,这成为李莎的心结。

陷入“身高焦虑”的家长: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一年花费上十万

生长激素 受访人供图

女儿九岁那年,李莎将第一针生长激素针扎进她的肚皮。扎针至今一年半,第一年,女儿长高了12厘米,后续半年,每个月都长高了0.7厘米,共花费10万元。这对于李莎一家来说是笔不小的费用,但她觉得很值。

和李莎有同样焦虑的家长不在少数。2018年11月,刘珍第一次带女儿注射生长激素,当时女儿已8岁零2个月,身高却只有120.1厘米。一直以来,刘珍以为女儿发育较晚,没想到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缺乏。

“短效水剂需坚持每天注射,虽是电子笔式注射器,针头小,但也怕孩子排斥,一咬牙,我还是选择了价格高一倍的长效水剂,一周只需要注射一次。”刘珍表示。

在注射长效水剂的第12周,医院复查结果显示孩子各项指标正常,长高了2.8厘米,这让刘珍十分激动。

然而,在注射生长激素的第三个月,孩子被查出假性发育,需同时注射抑制针控制发育。

抑制针在抑制发育的同时也在抑制生长。从注射生长激素与抑制针的第二个月开始,每个月,刘珍女儿的身高只长高0.8厘米、0.5厘米、0.3厘米……医生建议刘珍换成短效水剂,临场试验长,药效足,效果可能更好。

在断断续续注射了15个月生长激素后,刘珍以为停针后可以通过增强运动、调节饮食来“追高”,没想到结果还是让她失望了。

“停针后的17个月中,女儿只长高了7.5厘米,身高141.5厘米”,时隔1年5个月,刘珍和女儿重新拾起短效水剂。除去体检费用,近15个月的疗程总费用大概13万元,“花的钱差不多有半辆特斯拉了,我现在的愿望就是让女儿早日脱离生长激素。” 刘珍表示。

据新华社8月4日报道,不久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黄轲接诊了一位病急乱投医的妈妈王女士。王女士担心儿子身高偏矮,陆陆续续在各种“身高促进门诊”就诊,一年下来花了48万元,结果儿子只长高了1厘米。

陷入“身高焦虑”的家长: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一年花费上十万

图片右边从上到下分别为无针注射器、电子笔式注射器与普通针头注射器 受访者供图

“鸡娃”撑起的生意还要再涨价?

家长们的身高焦虑,助推了生长激素市场的发展。在A股市场上,多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生长激素。

长春高新2020年年报显示,其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生产的生长激素有三种类型,分别为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剂)、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水针剂)、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长效水针剂)等人生长激素系列产品。

据国元证券7月21日研报,水针在活性、抗体发生、安全及便利性上优于粉针。5月21日的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金赛药业水针剂收入占比达到70%,长效水针占比12%至13%左右,粉针占比约8%至9%。

同时,水针的价格比粉针更高。证券时报e公司2019年6月曾报道,药品招标信息显示,生长素粉针年化费用近1.9万元,水针年化费用在4.2万元左右,长效剂型的年化费用在19.6万元左右。

家住江苏某二线城市的刘静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刚开始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时,选择了金赛药业的长效水剂赛增,一瓶长效水剂价格4300元,一瓶能注射三次,一周只需注射一次。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