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居家隔离早上被拍门 打开发现一群人:你被举报了

2021-08-17 15:25:10 作者: 女子居家隔离

8月15日,由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下称郑州六院)院感引起的郑州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已连续两日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

目前,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完成封控人员分流转运工作,院区环境和周边道路消杀也初步完成。

自7月30日报告首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以来,截至8月14日24时,郑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8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绝大部分与郑州六院有关联。

经官方调查,郑州本轮疫情确定由境外入境人员定点收治医院郑州六院院感引起,并在河南省内造成一定范围的扩散。

院内感染发生后,郑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告,对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实行闭环管理,停止诊疗工作。

河南省疾控中心曾发布通告,7月5日以来,凡去过六院的人员,均属高风险人群。

木绵(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她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其所在的公司与六院有合作项目,4月份至今,她每周去六院办公两次。

7月28日,她最后一次去六院。和往常一样,进门之前,先在门诊外的走廊里做核酸检测,然后测体温、扫码登记进入。

工作原因,木绵常去各大医院办公,她直观感受到六院的不同。在其他医院,有些患者或陪护进门时佩戴口罩,进去之后,便露出鼻子或把口罩拉到下巴。但六院没有,所有人的口罩都裹得严严实实,“可能大家都知道这是传染病医院,会很注意。”

六院发生院感,木绵很诧异:“医院防护一直很严,至少我所在的科室每次都做得很好。”

【1】进院需做核酸,院内防控严格

今年4月份,我们公司和六院有一个合作项目,我经常去那里办公,基本上一周去一两次。

六院是传染病医院,大家多少会有些紧张。

第一次去六院,就听出租车司机说:“去六院是不送的啊,我只给你送到路口,你自己走过去。”

我大学毕业后是在传染病医院做护理工作,所以心里没有太大负担。我家离六院挺近的,之后我经常骑车过去。

六院的人流量没有其他医院大。进医院之前,不管是患者、陪护还是我们这些工作人员,都需要在门诊旁的走廊里做核酸检测,基本上每周一次。然后测体温、扫码登记才能进入。

在病房楼,明显的感觉是,大家口罩都戴得规范。我去过很多医院,现在天气比较热,很多人进医院后就把口罩拉下来,在六院,我没看到过这种情况。我所在的科室,医生护士们每天都戴着口罩、帽子和手套,院内消毒水味道很重。

六院出事儿,我挺诧异的,我觉得医院防护做得很好。可能是前段时间下大雨,有些疏忽。其实医院的工作人员都特别不容易,郑州市各种传染病基本上都会转到六院,他们一直在高压、高危的状态下工作。

工作中,我们很难与患者保持距离,所有检查、护理都是要密切接触的,所以只能依靠自身的防护。

我平时也很注意,不会去其他病房楼转,只在工作区域活动。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换衣服,鞋子拿酒精喷一喷,再去洗澡。

7月28日我最后一次去六院。下午3点过去的,当时是去办公室拿合同,没进病房,在医院待两个小时就回家。

31号早上,同事给我发了一条疫情通报。我那会儿刚睡醒,还准备去别的医院加班,我一边洗漱一边想:应该不是特别大的事情,还以为确诊患者去了六院治疗。

直到8月1日,我才看到六院那么多人感染。

【2】开门放垃圾,邻居以为我跑了

8月1号,我们小区成为封控区。那天早上我还点了一份胡辣汤外卖,过一会儿外卖小哥说他进不来,我们小区封上了。

2号早上,我跟社区报备,去过六院。没多久,社区工作人员在我家门上贴了封条,并把所有需要隔离的人拉了个群。

群里人挺多的,基本上都有六院接触史,去医院打疫苗的比较多,还有去看护病人的。在群里,每日报两次体温,买菜、扔垃圾等一些日常生活需求都在群里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

刚开始隔离,我不太了解,就随手把生活垃圾放门口,开门的时候不小心把封条扯断。第二天一大早,我被一阵拍门声吵醒,一开门,一群人站在门口,当时我都懵了。社区工作人员解释:“业主群里有人说你翻墙逃跑。”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