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丨部分商业配套停车场不排除进一步涨价

2021-08-26 01:25:57 作者: 记者走访丨部

广州进一步明确推动停车服务费标准市场化,是否会导致停车费继续“涨价”?而对于新能源车的优惠“利好”,是否真的给车主带来实惠?记者带着广大市民心中的疑惑,走访了广州天河区、海珠区、白云区的多个停车场,得到这样的答案↓↓↓

近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出《关于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管理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并对停车费相关减免政策进行规范。《通知》中,广州进一步明确推动停车服务费标准市场化,是否会导致停车费继续“涨价”?而对于新能源车的优惠“利好”,是否真的给车主带来实惠?连日来,广州日报记者走访了广州天河区、海珠区、白云区的多个停车场,类别涵盖公共场所、住宅小区、商业配套和露天停车场。不少停车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尚未收到相关通知,但近期的确有不少车主因为担心涨价前来咨询。有停车场表示,因为人力、物力、租金压力原因,可能会涨价。而不少市民则担心增加出行成本,同时希望新能源车优惠力度更大。

广州南站露天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实行新政策后长时间停车收费涨幅明显

记者首先走访了博物馆、少年宫、图书馆等带有公益性质的停车场,这也是此次新政调整停车费的重点。

在广州大剧院,停车场对外开放,不过需要凭观看券入场,收费标准为2元/小时,12小时最高限价6元,超过12小时的按上述标准累加收费。如果按照调整后的价格政策,广州大剧院属于中心城区的社会公共(公益)性单位配套停车场,日间停车3小时内收费为2.5元/半小时,3小时以外时长为5元/半小时。

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实行新政策后,若停放3小时,停车费会从6元上涨到15元;若停放12小时,价格则从原来的6元增至最高限价的45元。市民陈先生表示,博物馆、图书馆、少年宫等的停车费确实比附近的商场、写字楼低,新的停车价格合理的话,可以接受其小幅上涨。

在他看来,这些公益性场馆的停车位还是应该保障服务对象,新政策可以避免部分车主为了节省费用长期占用停车位。“相关的物业管理方应该加强管理,车主也应该要相互理解,不要长时间占用停车位。”

商业停车场:考虑人力、物力、租金可能会涨价

在住宅小区、商业配套和露天停车场等几类停车场,目前收费定价方式都已是市场调节价。如在天河电脑城一带的商业广场,停车费用为日间4元/15分钟、夜间2元/15分钟,24小时最高限价128元/天,而在海珠区部分露天停车场,停车费为5到6元/小时,24小时50到60元,价格基本上与2014年发布的政府指导价接近,对于长时间停车的价格较政府指导价有所上浮。

“目前停车位较为紧张,很多车主前来咨询,我们停车场收费标准参考了市政府指导价,具体价格会根据停车需求有所变化。”位于海珠区晓港公园附近鸿富新晓港停车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位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停车场每月租金2.8万元,该停车场以月租为主,共29个停车位,如果全部是月租,每个停车位800元/月,不算人工和场地管理费,每月还会亏损4800元,所以还要吸引更多临停车辆才能维持。

广州琶醍露天停车场

而在天河电脑城,停车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停车场已经实行市场调节价。“赚钱那是肯定的,我们的价格都是物价局批准,要不我们立这收费牌干啥?你要觉得不合理可以打12345投诉。”针对是否会进一步调整停车费,是否会进一步涨价的问题,该负责人认为“即使放开也会有一定的价格界限,不然的话,停车场的收费可能会比较混乱,大家谁还敢在这里停车?”

在海珠区新港西路的纵横广场,这里同样已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地上车位50个,12元/小时,非业主包月停车价格为1200元/月。停车场工作人员表示,非高峰时段,这里停车位还算比较充裕。不过,该停车场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和普通车辆停车收费相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