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爆炸打交道,他一生都在做国家需要的事

2021-08-26 14:00:27 作者: 和爆炸打交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

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1年8月25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97岁。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生于山东济南,

原籍浙江宁波。

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学士学位。

1949年和1952年分别于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70年的科研生涯里,

他名校出身、师从名师、

游学西方再归国报效,

研究过地震、核爆,

也参与了海洋、环境等工程力学的研究。

他被普遍认为开创我国爆炸力学领域,

且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者。

送别群星 - 钢琴轻音乐 茉莉花

郑哲敏1955年离开美国绕道欧洲回国前拍摄的照片

一生受“两钱”影响

1924年,郑哲敏出生于山东济南,1943年的战时,随父生活在四川的郑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电机系。

郑哲敏和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大家“三钱”中的“两钱”——钱学森、钱伟长有着不解之缘。

大四时,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此时正值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从美国回清华任教,在他的课上,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兴趣。

钱伟长也很赏识这个聪明的年轻人,常叫他到家里吃饭。郑哲敏毕业后,留校为钱伟长当了一年助教。

郑哲敏回忆,在钱伟长的影响下,他确定了研究力学的道路。

1948年,在梅贻琦、钱伟长等人的推荐下,郑哲敏在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唯一的“国际扶轮社国际奖学金”获得者,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

游学西方归国报效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世界最负盛名的理工学院之一,培养了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的多位著名科学家都先后在这里留学深造过。也就是在这里,郑哲敏用一年时间获得硕士学位后,跟随年长他13岁、当时已誉满全球的钱学森攻读博士学位。钱学森也因此成为他人生路上另一位影响深远的导师。

1952年,郑哲敏取得博士学位,准备回国。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移民局限制一批留学生不得离境,毕业后,郑哲敏不得已留在加州理工学院当了两年助教。

1955年,限制取消后,郑哲敏与钱学森辗转回国。

回国前夕,钱学森特地跟他谈心,告诉他回国后不见得能做高精尖研究:“也不知道国内科研水平如何,只能是国家需要什么,你就做什么。”此后的岁月里,郑哲敏的科研人生,始终践行着这番话。

刚到北京,中科院甚至连力学所都还没有,郑哲敏到中科院数学所设立的力学研究室工作。几个月后,钱学森也冲破阻力回到祖国,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则一起参与创建工作。上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正需要郑哲敏这样的人才参与国家建设,但这也意味着他开始远离世界力学最顶级的研究方向。

1956年,郑哲敏(右)与科学家郭永怀亲切交流

所做工作均急国家之所急

中科院力学所的人都知道,他们所几十年前诞生了一只非同寻常的小碗。那只小碗是中国爆炸力学研究的重要起点,是中国力学研究走向世界的标志性物件——196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力学所操场上发生的一次小小爆炸。硝烟散尽后,一片薄薄的铁板被炸成了一个小碗。

在这只碗出现前,爆炸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这只碗的出现,表明爆炸控制恰当,其能量能够发挥良好的加工、制备、创造和建设作用。这个实验,让时任力学所所长的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他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由此,中国爆炸力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