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书目》8月推荐书单揭晓 复旦教授陈学明著作上榜

2021-08-30 11:25:08 作者: 《全国新书目

日前,《全国新书目》8月推荐书单揭晓。社科类推荐书籍10本,复旦大学教授陈学明著作的《马克思主义与我》上榜。作者陈学明已经致力马克思主义研究40多年,成果丰硕。

“我研究马克思主义一辈子了,这本书是我的心血。”陈学明摩挲着《马克思主义与我》一书的封面,动情地说道。

《马克思主义与我》一书,围绕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内在竞争力展开论述。全书共分为四个章节,从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科学系统的处世处事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启迪读者将四方面内化为个人的素质、个人的底气与个人的竞争力。

在复旦大学任教多年培养学生的感触,对陈学明撰写这本专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陈学明追踪学生的成长,发现在同一所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迈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的展翅高翔,捷报频传,有的却成就不大,内外交困,步履艰难。他认为这与学生内在的素质以及由这种素质所支撑的核心竞争能力息息相关。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素质”和“底气”,而素质和底气自“我”而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崇高的信仰追求,二是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三是科学的处世处事的方法,四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功能一个重要的方面正体现在转化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他感受到,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学生的“素质”与“底气”首先形成于其大学阶段,而能否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时把马克思主义加以“内化”是关键。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陈学明开始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国内最早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在多部论著中着重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民族、人类、时代的重大意义,其代表作有《走近马克思》《永远的马克思》《情系马克思》《中国正道》《当今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与当代中国》等,所有这些著作都在国内,甚至在国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有些先后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相信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陈学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前几年的一个夏天,外地学生来上海拜访陈学明,诉说研究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困惑。陈学明带他们走出空调房,来到近40度高温的复旦校园。校园里正进行维修建设,工人们午休时,烈日下坐在路边扒拉几口盒饭,之后便躺在地上午睡。陈学明问他的学生们:“你们对这些工人有情感吗?在中国这样的工人有千千万万,如果你不想为这些人着想,站在这些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就不是真正地研究马克思主义!”

陈学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追踪最新的现实问题,此前已关注到资本与劳动者、生态文明建设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面对新冠疫情带给全人类的重大考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相关问题,也进入了陈学明的视野,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传达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还将大有可为。

“人生苦短,一辈子就干一件事情,要干这个事情就要干得有意义!”陈学明觉得研究马克思主义便是他人生的最大意义。

四十年如一日的热忱,陈学明已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陈学明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招收博士的首要条件便是立场一致,如果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就不能真正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他还用自身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信条勉励学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必须直面现实问题,必须扩展自己的视野。

新书出版之后,陈学明对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又进行了全面规划。这个规划包括: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新冠疫情的反思;系统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回望反思自身四十多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撰写名为《我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回忆录。

已是古稀之年的陈学明,本该含饴弄孙,加之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性疾病缠身,每日都要服用十几种药,亲朋劝他颐养天年。但陈学明说:“我觉得我离开了这些东西,离开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我的人生没有意义。所以年纪这么大了,我还要在研究的第一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