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离家二十年无音信 迷途知返回乡寻亲

2021-09-02 13:23:49 作者: 男子离家二十

2001年6月,宜城男子王柱(化名)技校毕业后到深圳、东莞,靠打零工生活,没多久迷上打游戏,认为没赚到钱无颜回家,这一走就是20年。

直到如今才想通,徒步35天1200余公里回到家乡。近日,在湖北省宜城市公安局流水派出所的帮助下,王柱和家人得以团聚,补录了户口,办理了身份证。

补录户口

手持一代身份证“闯天涯”

1998年,王柱就读于襄阳市一所自动化工程学校,学习家电维修专业,一毕业被分配到深圳市某玩具厂工作。

不等发毕业证,他就简单地收拾行装,拿着一代身份证离开家,来到深圳龙岗区,决心好好闯一闯。然而,玩具厂的工作不尽人意,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要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干了一个月,王柱实在受不了了,就辞职另谋出路。

年纪轻没经验、没技术,找工作很难,而一人孤身在外,哪里都要用钱,他到处找事做。去了很多家工厂,却只能打零工,干的时间都不长,不久,他迷上了打游戏,本来挣的钱就少,除了吃住等日常开销,其余的都用于上网吧打游戏了。

这些年王柱居无定所,包吃住的就住厂子里,除此之外就租住在临时房。就这样七八年过去了,2008年底一代身份证过期,想签长期合同工必须要二代身份证,没有证件工厂不收,后来经同事介绍去了东莞,也只能做短期临时工。

据王柱称,期间想过回家,但是一直没挣到什么钱,不好意思见家人,想混出个人样再回去,然而事与愿违。

拍身份证照

浪子“一人一包”独行回乡

此后的几年,不少和王柱关系不错的同事都相继回老家结婚,渐渐地失去联系,没有同事的担保,加上受新冠疫情影响,没有证件的他就更难生存下去。

直到今年6月,他终于想通了,趁着身上还有千把块钱,就背着包踏上了回家的路。没有身份证、没有手机,坐不了火车、长途汽车,住不了旅社,王柱从东莞出发,一路走走停停,晚上就到公园或路边将就一夜,走到有河的地方就洗个澡,一个多月后,终于到了宜城市流水镇。

7月4日晚,他凭着记忆找到家门口,却发现大门紧锁,叫了半天也无人应,以为家人搬了家。而这时,附近传来阵阵狗叫声,当时天色已晚,四处漆黑一片,他以为是狼,找了根木棒躲在房檐下,待了整整一夜,没敢闭眼。

第二天下午,王柱四处打听寻到了派出所,希望通过民警帮忙找到家人。宜城市公安局流水派出所民警得知了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村干部,很快找到了他的母亲徐某。

徐某闻讯赶到派出所,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王柱,激动地哽咽了起来,“儿啊,这么多年我眼泪都不得干,你总算回来了......”两人紧紧地抱着,泣不成声。

入户调查走访

恢复了“身份”迎接崭新生活

徐某说,王柱出去打工后,才开始和家里联系过一两次,后来再没消息,她到处托亲戚朋友帮忙找,没有照片发不了寻人启事,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想到深圳找也没钱,就眼巴巴地盼着,希望儿子早点回家。

前一日儿子回家,恰巧自己走亲戚去了,欣慰的是和儿子重逢了,她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

王柱重返家乡,心情五味杂陈,父亲早些年去世,妹妹嫁了人在外地打工,家里还是一贫如洗。当年自己毕业急着去工作,集体户口已经下了,没有拿迁移证去落户,就成了“黑户”,现在必须早点补上户口,办了身份证才能打工。他说,“想挣钱给家里修房子,为母亲尽孝。”

为帮助王柱早日实现愿望,民警迅速着手调查,到所在村组走访群众,了解当年发生的情况,分别向村干部、徐某及王柱本人核实,撰写调查材料,调取档案资料等。

8月18日,王柱将申请书、工作证明等材料交到派出所,连同民警调查材料一并进行网上申报。治安内保大队户政中队开通绿色通道,采取特事特办,5个工作日后批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