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魏忠贤和东林党?是谁把明朝推向了灭亡的?

2020-12-26 00:00:04 作者: 如何看待魏忠

  这样的称谓好像还不能满意魏忠贤的权利愿望,所以阉党又高呼“千岁”、“九千岁”,乃至“九千九百岁爷爷”这样的雷人称谓,间隔皇帝的万岁仅一步之遥。此外,位高权重的魏忠贤膝下“儿孙满堂”,朝中重臣为了凑趣他,宣称将其视同亲父。

  崔呈秀拜倒在魏忠贤脚下,以干儿子自居。内阁首辅顾秉谦,想仿效崔呈秀,又怕魏忠贤不收,就厚颜无耻地对魏忠贤说,您若是不肯收我这个老头做义子,可否请您收我儿子做孙子呢。为表忠心,阉党众臣乃至还在各地为魏忠贤建生祠,真实是滑全国之大稽。

  始作俑者是浙江巡抚潘汝桢,他上疏为魏忠贤树碑立传,说大明“途歌巷舞”,“百年沿用陋俗积弊一旦厘革”,都是魏忠贤的劳绩,不为他建祠天理难容。阉党好像早已习气将劳绩算在魏忠贤身上,比如紫禁城三大殿的补葺,与魏忠贤毫不相干,他也不是学土木匠程的,可大工完结之后,朝廷上下一致归功于魏忠贤。

  辽东战事不归东厂总督指挥,魏忠贤也不明白兵书,但是一切喜讯都记在他头上。天启六年的宁远大捷,袁崇焕率军获得明朝十余年来可贵的一次大胜,魏忠贤却茕居劳绩簿之首,还教唆言官架空袁崇焕。潘汝桢的奏疏得到朝廷中肯后,各地竞相仿效,为魏忠贤制作生词。其时,全国最气度的新修建便是魏忠贤的生祠,那建造力度或许可比申办奥运会和世界杯。

  蓟辽总督阎鸣泰于蓟州、密云、昌平、通州、涿州、河间、保定一口气建了七座生祠,花数十万两白银。这钱天然不是出自阎鸣泰的腰包,而是从军费中开支。还有人将生祠建到了皇帝祖坟边上,如孝陵卫指挥李之才建生祠于孝陵前,河道总督薛茂相建生祠于凤阳皇陵旁。

  国子监生陆万龄没钱建生祠,但他终究是做学问的,便独出机杼地向朝廷提出,以魏忠贤配祀孔子,以魏忠贤之父配祀孔子之父,在国子监西侧建魏忠贤生祠。他盛赞魏忠贤,除东林党犹如孔子之诛少正卯(春秋时鲁国大夫),编《三朝要典》犹如孔子写《春秋》,因而“其功不在孟子之下”。

  对魏忠贤大举吹捧的官吏们未尝不知他原先仅仅一个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流氓,但是在权利的面前,小人们薄情寡义,阿谀奉承,他们的姓名将和魏忠贤一起钉在前史羞耻柱上。阉党不只让朝堂乌烟瘴气,还将从古自今一向存在的官场潜规则放到了台面上。后世史书皆咒骂阉党,对抵挡阉党的东林人士大书特书,当然卑躬屈膝,但阉党的习尚其实从未消失。

  5.阉党的所作所为让东林党的士大夫们非常气愤。虽然东林党中良莠不齐,也有不少堕落分子,但大多数人仍是据守住了底线。

  曾在扶持朱由校即位时挺身而出的杨涟不畏强权,上疏陈说魏忠贤二十四条该杀之罪,包含干涉朝政、摧残忠良、逼死妃嫔等。但是,杨涟写完奏疏,却发现自己底子无法将其送到皇帝手上。皇帝整天不上朝,在加班做木匠活,也不看文件。不出杨涟所料,这份奏疏公然落入阉党手里。魏忠贤读完之后,决计对东林党施行报复。

  天启五年(1625年)六月,杨涟与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六人被阉党诬害收受贿赂二万两白银,行贿者为辽东经略熊廷弼。这六名东林党人被打入诏狱。诏狱由锦衣卫北镇抚司主管,只对皇帝担任,能够不经过任何司法程序,随意抓人,严刑拷打。现在皇帝不管事,那便是对魏忠贤担任。

  杨涟等六人被捕入狱,遭到锦衣卫镇抚司提督许显纯的酷刑摧残。短短几日后,六人都被打得血肉模糊,可仍旧宁死不屈。许显纯一定要让他们交出赃物,可他们为官清凉,底子凑不齐“赃物”。杨涟的老母亲和儿子为了救他,乃至卖掉房子,向乡亲们恳求捐款,可仍是凑不齐阉党污蔑其收受的赃物数额。

  魏忠贤没有耐性等候,命许显纯将六人斩草除根。一夜,许显纯趁杨涟昏睡时,将装满沙土的麻袋压在他的胸口,想活活闷死他,没想到杨涟竟活到了第二天早上,推开麻袋就起来了。气急败坏的许显纯看杨涟没死,便命人用铜锤将他的肋骨砸断,可杨涟仍是没死,又将两枚铁钉钉入其双耳,杨涟昏了曩昔,可到晚上又刚强地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