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贪官为什么难治理?与什么政策有关?

2020-12-26 00:33:26 作者: 清朝的贪官为

  仅从这两点咱们就能知道君臣的联系匪浅,王鸿绪终究能得到赦宥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image.png

  君王御下之术考究软硬兼施,从这个视点来看,答应获罪官员重获官场“第二春”是非常正常的。皇帝对涉案官员“打一巴掌塞个甜枣”,官员支付后定会对皇帝知恩图报,皇帝也能借此捞一笔,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从治国视点讲,饥不择食,后患无穷。假使,一切未获死罪的官员可以凭仗金钱人脉容易复出,他们往后的行为极有或许肆无忌惮,王法也会变得形同虚设。

  总归,满清时期的官员复出行为,夹杂着非常稠密的人治要素,大部分时刻都处于暗里交易,并没有什么严厉的规章流程,也没有法制部分的监管。满清官员大可以在这一隐秘准则答应的范围内发挥四肢,靠着各种手法贪婪敛财。

  一旦这种龌龊的行为超出边界,被检举揭露或立案查询乃至锒铛入狱,只需罪名够不上死刑,那么,涉案官员完全可以靠着与皇帝的私交、隐秘的塞钱或揭露捐复来官恢复职。由此看来,满清官员贪腐的“危险本钱”低得可怕。

  可以说,比较于他们压榨的这些民脂民膏,捐复那笔银两几乎便是毛毛雨。康乾盛世姑且如此,其他时期的满清官场缝隙更多。

  一个能让贪官大行其权大举贪腐还能免责的朝代,走向式微也便是必定的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