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平太平天国之乱花了多少钱?为什么战乱十几年钱却越来越多?

2020-12-31 01:07:07 作者: 清朝平太平天

  今日小编为咱们带来为什么清朝战乱十几年钱却越来越多?期望对你们能有所协助。

  从1851年江宁之乱到1864年攻破天京,太平天国战乱继续了十四年。有学者预算,这十四年中清政府为平定太平天国花费了二亿五千万两白银。关于其时的清廷来说,这无异于一笔天文数字。咸丰皇帝要是提早知道会花这么多钱,恐怕会被当场吓死。

  清朝祖制:“国家收支有经,费用有制”,说的是清朝岁入由田赋、盐课、关税和杂赋四项,岁出由皇室花销、百官俸禄、养兵军饷和工程款四项构成。岁入岁出中又以田赋和军饷为大。天下田有总数,赋有定额,量入为出,财用不竭。理论上说清朝实施的财务准则对一个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来说是完美的。

  可是这种刚性的财务准则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就会显得弹性缺乏。清廷管得了皇室开支,管得了百官俸禄,管不了英国人的舰炮和农人的镰刀,一旦遇到战役,清廷就必须花掉国库中积累的成本,花光成本之后唯有另辟蹊径扩展财路。

image.png

  上图_ 外国人眼中的太平天国

  在1850年,也便是江宁之乱的前一年,因为鸦片战役的影响,清朝的国库现已因接近亏空,存银只剩下戋戋187万两。面临出人意料的太平天国之乱,清廷手握的187万两白银连打个水漂都不行。

  清朝除了“收支有经,费用有制”的祖制外,还有一个敷衍突发财务开销的常规,便是使用卖官、加税、劝捐、截流官员俸禄来筹款。可是这几种手法无异于饮鸠止渴,筹来的金钱也底子不行敷衍巨额军费。

  1853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南京是长江以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清朝一半以上的赋税来自江南,把握了南京就等于断了清朝财务的胳膊。为了付出巨额军费,咸丰皇帝甚至熔铸了乾隆留下的几口金钟。

image.png

  上图_ 太平天国首邑南京天王府

  明末农人起义的本源就在竭泽而渔的财税方针,战役就要筹饷,筹饷又引发战役,这是一个死循环。此刻大清眼看就要步入圈套,但令人惊奇,跟着战役的进行,清朝同太平天国作战的主力,湘军,不但粮饷足够,还花巨资配备了西洋火器。大清财务非但没有被战役压垮,反而是越打越富。

  实际上,越打越富的是同太平天国作战的前哨部队,至于后方的清廷,仍是自始自终的困苦,咸丰皇帝把乾隆留下的传家宝变卖了之后一向没有太大进项,能够说是前方紧吃,后方吃紧。

image.png

  上图_ 咸丰皇帝,1860年10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

  太平天国祸乱伊始,咸丰皇帝就发现自己不但没钱,还没兵。尽管手下有嫡派八旗军和杂牌绿营兵,可是经过百年盛世的“锻炼”,这些兵勇现已失去了作战才能,面临太平天国的时分不战自溃。为了组成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清廷开端答应当地组成团练。曾国藩以湖南为基地组成的湘军便是其间最为超卓的一支部队。

  团练同八旗军和绿营兵最大的不同便是其军饷准则。八旗军和绿营兵都是正派的国家戎行,军饷由国家拨款,而当地团练军饷却全凭自筹,无论是招人仍是发饷,国家一概不论,只要能帮大清朝打太平天国就行。打赢了加官晋爵,打输了自生自灭,至于军饷是偷是抢,全凭才能。

  可是湘军究竟不是土匪,想要保持戎行正常作业必须有继续并且足够的资金来历。好在咸丰皇帝赋予当地官组成戎行的权利后也部分让渡了部分当地财权,咸丰皇帝在关于筹办团练的上谕中说:“全部经费由绅民量力筹办,不得假手吏役”,咸丰用字简练,量力二字意味颇深。若团练喽罗是乡绅,天然只能于一村一乡劝捐,若团练喽罗是当地要员,筹款规模天然扩大到一省甚至数省,手法也从移用赋税到分摊军饷不胜枚举。“收支有经,费用有制”的咒语我不念了,你们爱咋整咋整吧!

image.png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