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何宰相泛滥?唐朝宰相和其他朝代的有何不同?

2021-01-01 03:18:48 作者: 唐朝为何宰相

  中书省长官中书令2人;门下省长官侍中2人;尚书省长官左仆射、右仆射2人。(注:尚书省长官原本叫尚书令,只1人,但由于李世民从前做过尚书令,唐不设尚书令,设左、右仆射,左右仆射也是宰相。)这便是宰相最基本的班底。

  6个宰相,便是群相了,所以又名群相制。按理说,论单个宰相的话,权利够小了,皇帝应该定心了。但是否则,李世民和他的后继者们底子不定心,在他们心里,宰相多多益善。所以他们又想了许多法子,像工厂似的,又出产了许多宰相。

image.png

  (大唐名相魏征)

  好方针用过了头,导致宰相满天飞

  接下来发生的宰相,随意性较大:

  比方说,你尽管不在三省之内,也没有宰相的官职,但是你有些学识或特长,皇帝常常与你商议国家大事,所以他给你加了个与宰相的等第持平的官号,那么你也是宰相了。这种宰相,能够叫兼职宰相。

  唐朝的开国功臣李靖,能文能武,智计百出,唐太宗过二三天就让他去皇城,商议一下国家大事,他便进入了宰相之列。看唐太宗给他的名号,很怪,叫着“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

  再比方,皇帝招集宰相们开会,评论国家大事,他要你也参加会议,所以他会暂时给你一个与宰相差不多的名号,那么你就成了宰相。这种宰相能够叫“暂时宰相”。

  还有一些唐朝大臣,他们劳绩比较大,或许在军中声威很高,皇帝也会给他们宰相待遇,这种宰相,只要宰相待遇,没有宰相职务,能够叫着荣誉宰相。中晚唐的一些当地节度史,还有安史之乱后的大将军郭子仪,便是荣誉宰相。

  这可真是!一不小心就当上宰相了。李世民便是想向人们传达一个信息:宰相啊,没什么了不得的。

  如此一来,正式的宰相,加上各种兼职、暂时和荣誉的宰相,数目就多了!终唐朝一朝289年,共542位宰相。如下:

image.png

  并且,宰相的称号也许多,据欧阳修编的《新唐书》记载,与三省长官官号沾边的、较本质的名号有22种,暂时性的达23种,总有45个名号,且形形色色。除中书令,待中,尚书左右仆射这些称号外,还有如下这些称号:

  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专典秘要;同掌机务;参知政务;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务……不一一列举。

image.png

  (唐太宗李世民)

  说句题外话,李世民真是辛苦,真是肯动脑筋,难怪他与他人不同!这些姓名差不多都是他取的,为后来那些不会取名的皇帝省了不少事。

  结语:宰相多了,权就小了,皇权也就加强了。但是,前史不是停止的,李世民雄才大略,宰相是不敢擅权,他的继任者做得到吗?还不是呈现了许多比如李林甫、杨国忠、元载这样的擅权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