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何宰相泛滥?唐朝宰相和其他朝代的有何不同?

2021-01-01 03:18:48 作者: 唐朝为何宰相

  今日小编为我们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宰相准则的文章,欢迎阅览哦~

  说起唐朝宰相,有个故事挺有意思:

  武则天当政时,有个宰相名叫王及善,王及善在宰相任上只做过一件事,那便是制止文武百官上班时运用“驴”这种交通工具。但是指令宣布后,许多官员并不恪守,所以王及善派人专门在路口驱驴。有时分人手不行,王及善还亲身参加驱驴,由此我们都叫他“驱驴宰相”。(载于《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中)

  堂堂宰相,不去做辅佐君王、安邦定国的大事,却与文武百官的交通工具杠上了,整日驱驴,让人笑掉大牙。但是,若你真的讪笑王及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件事,其实反映了唐朝中心官制上的一个特色:宰相特多,杯水车薪;王及善还算是有事做的,有一些宰相底子啥事没有,甩手掌柜一个。

  那么,唐朝宰相多到什么程度呢?以王及善地点武则天时代为例,武则天在位十五年(690年——705年),就用了78位宰相;若论全唐一切皇帝用过的宰相,竟有542位之多!是什么原因导致唐朝宰相众多呢?

image.png

  (《卫子夫》中的汉武帝刘彻)

  秦始皇给了宰相太大权利,让汉武帝及后来者睡不好觉

  秦始皇一致六国后,在中心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即所谓的“三公九卿”制。丞相乃三公之首,其职务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人教版高中前史必修一第9页)。不要小看这“协助”二字,它的本质是:皇帝来决议计划,宰相去履行,并且许多时分,宰相会协助皇帝决议计划。这样一来,宰相便是副皇帝了,可见其权利之大。

  由于丞相权利过大,皇帝就睡不着觉了,历代皇帝都极力削弱丞相权利。以汉武帝刘彻为例,他想到了一个约束相权的办法——架空。便是你官大权大,我偏不理你,把你晾在一边,找那些尚书、侍中等小官,组成个秘书班子来商议工作。这个秘书班子其时就叫着“中朝组织”或叫“内朝”,而宰相为首的三公则成了外朝,备受萧瑟。

image.png

  (秦朝三公九卿制和汉朝的中朝组织)

  此外,汉武帝还用一些极点的办法来抵挡宰相,比方一不满意他就免职换人,再不满意他就加以威刑、叫你人头落地。汉武帝一朝,总共用了13位宰相,其中有6位被免职,有5位被杀,只要两位是有头有尾的,这两位分别是公孙弘和田千秋。这样看来,当宰相倒成了风险工作。

  仅仅,汉武帝的这种做法颇多诟病,并不可取。有没有更好的,既文雅又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那便是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

  隋唐构成最佳计划,李世民将其发扬光大

  汉武帝之后的皇帝们持续寻觅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办法,他们大多仿照汉武帝组成秘书班子的套路,最后到隋朝时,构成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趋于齐备。

  何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担任起草政令,门下省担任审阅政令,尚书省担任履行政令。六部: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由尚书省统属。

image.png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这儿与宰相有关的便是三省,三省其实便是三个秘书班子,尚书省是汉武帝时期构成的秘书班子,中书省和门下省则是后来构成的秘书班子。将秘书班子的位置进步,将秘书长官擢升为宰相,则成为三省。

  三省准则的本质,是以添加宰相人数及分工合作且彼此控制的办法来约束宰相权利,不再像汉武帝那样搞“架空”,把人晾在一边。这个办法很精明:你宰相的权利不是很大吗?榜首,我多设几个宰相,将你的权利稀释掉;第二,我给你们分下工,各管各的,这实际上是让三省的宰相彼此控制,也消弱了他们的权利。

  那么,三省制之后,唐朝究竟设了多少个宰相呢?不能混为一谈,要看时刻,分阶段。

  唐朝开始实施“三省六部制”时,宰相共有6人,这6人分别是: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