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子弟有多难养?福利太好耗尽了大清国力!

2021-01-01 06:04:28 作者: 清朝八旗子弟

  今日小编为我们带来清朝八旗子弟有多难养?期望对你们能有所协助。

  明万历29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一致女真各部的战役中节节胜利,跟着人口的增多,努尔哈赤树立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万历43年,又在原有的牛录根底上创立了八旗准则,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

  八旗准则

  八旗准则是清朝立国的根底,每300人设一牛录,牛录额真1人,每5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 1 人,每5甲喇为 1 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其时编有满洲牛录 308 个,蒙古牛录 76 个,汉军牛录 16 个,共 400 个。此刻所构成的八旗是最早的满洲八旗。

image.png

  清太宗时,在满洲八旗的根底上,又树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标准与满洲八旗相同。自明万历43年八旗准则树立到清朝崇德7年,八旗完善,构成了后来的八旗,每旗下辖满洲、蒙古、汉军三个部分。

  八旗为戎行性质的部队,各旗设有兵营、前锋营、骁骑营、健锐营和步兵营惯例编制部队等,一起还有相礼营、虎枪营、火器营和神机营等特种部队。

  八旗的旗务由固山额真办理,顺治17名改名都统,每旗设都一致人,副都统二人,雍正元年设八旗都统衙门,由各旗都统和副都统组成。首要担任办理各旗的事物,如护卫、驻防、征兵、选秀、田产租金、房屋买卖、婚丧嫁娶、爵位秉承等,总归,八旗的事无所不论。

image.png

  八旗责任区分

  八旗中有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其中上三旗为镶黄、正黄、正白由皇帝亲管,首要担任捍卫皇帝,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的也是捍卫皇宫的责任,如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等护卫有必要是上三旗的旗人。下五旗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由王爷、贝勒统领,首要担任护卫京师及各地。

  八旗虽有满、汉、蒙之分,但他们并不会由于隶属于不同的旗分,而有尊卑贵贱的差异,大臣之间还能够换旗,即原来是下五旗的功臣能够被抬入上三旗。八旗准则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让他们能够疏忽自己本民族,反因身为旗人而骄傲。

image.png

  清朝定都北京后,大部分八旗兵都屯兵在北京邻近,分为驻京八旗和驻防八旗两类,驻京八旗首要担任护卫京师,由朗卫和兵卫组成,郎卫是指御前近卫,专门担任皇帝及后妃们的安全,又依据职务不同有侍卫、銮仪卫、善扑营等。别的部分旗兵则派到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重地,称为驻防八旗。

  驻防八旗分为畿辅驻防、满洲驻防和各省驻防。

  畿辅驻防为护卫京师邻近区域,包含保定、张家口、热河、察哈尔及木兰围场等地。各省驻防多为省会或重镇。整个清朝时期各区域驻防人员在不同朝代都有增减,但全体改变并不大,直到清末,全国一共有817个佐领。

  八旗在全国各地驻防一般不设都统,在重要区域设将军,如盛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等地,将军下设副都统,将军是这个当地的最高军事长官,但并不论民事。

image.png

  清朝入关前,八旗在军事上发挥着游牧民族骁勇善战的精力,为清朝的江山蒸发着重要效果,入关后,清廷没有忘掉这群当年舍命出力的旗人兄弟,给了旗人丰盛的待遇。

  八旗子弟待遇:全部旗民优先

  八旗准则是树立在“兵民合一”的根底上,入关前,没有兵饷的规则,天聪四年,皇太极说:“满洲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他们平常进行军事训练,战时披甲上阵,构成了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入关后,为了使旗人能够专注军事,不为生计奔走,给八旗兵丁兵发土地30亩,称为“八旗兵丁份地”,并且八旗能够不用报徭役、交税收,只需求服兵役。

image.png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