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北伐收复三洲,为什么北宋收不回燕云十六州?

2021-01-02 05:31:20 作者: 柴荣北伐收复

  今日小编为咱们带来为什么北宋收不回燕云十六州?期望对你们能有所协助。

  后周世宗柴荣,被称为五代十国中最像李世民的君主。但是惋惜的是,就在他目的克复燕云十六州的途中却因病作罢,不久后更是英年早逝。而这以后一致了华夏,体量比后周大得多的北宋却未能更进一步,这是为什么?

  其实,宋太宗赵光义接班后,的确攻打了燕云十六州,并且还一度取得可喜的成果,不过终究仍归亏一篑。

  要搞清楚这一进程,咱们先从后周世宗柴荣时说起。

image.png

  柴荣从前克复三州

  柴荣即位后,一向以外患为忧。公元955年,他下旨称:“自唐、晋以来,吴、蜀、幽、并皆阻声教,未能混壹”,这儿点出的四个地名,是指代与后周抗衡的南唐、后蜀,以及被契丹占有胡燕云十六州。这以后他让臣子们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开边策》各一篇,以供自己参阅。

  王朴上书,主张先定南边,再图幽并,得到了柴荣的欣赏。这以后三年内,后周要点对后蜀、南唐进行军事冲击,柴荣乃至御驾亲征,其时南边最强的政权南唐节节败退,不得不割让淮南、向柴荣称臣。

  安稳南边后,公元959年,柴荣带领数万步骑北征,所到之处,宁州刺史王洪、莫州刺史刘楚信、瀛洲刺史高彦晖望风而降,后周兵不血刃克复三州。(下图红圈处)

image.png

  合理柴荣计划直接杀往燕云十六州的中心—幽州时,手下将领们却不愿意持续深化:

  诸将以为:“陛下离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虏骑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化。”

  而柴荣天然很不爽,他派前锋都指挥使刘重进先行反击,自己带领大军跟进。但是,就在瓦桥这个当地,他忽然身体不适,只得引兵回大梁。没多久,时年39岁的柴荣逝世,政权被赵匡胤夺取。

  后世以为,若柴荣寿数久点,燕云十六州很可能被趁热打铁完全克复。不过这仅仅猜测,咱们接下来看北宋时期的状况。

  一致南边后,赵光义北伐前功尽弃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对内安稳局势后,立刻着手一致全国。他的进军线路,沿袭了最初王朴的计划,即先易后难,终究考虑燕云十六州。

image.png

  巨细割据政权被北宋降服的时刻点如下:

  963年,克复荆南和湖南;

  965年,后蜀;

  966年,南汉;

  975年,南唐;

  但在第二年,50岁的赵匡胤逝世,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后,持续一致之旅。

  978年,灭闽南和吴越;

  979年,赵光义向太原进军,决计拿下终究一个割据政权—北汉。为了维护自己的小弟,契丹派出救兵阻挠宋军。在白马岭一带(今山东孟县),契丹不待后军到齐就与宋军开战,终究大北,监军和五位大将战死,战士死伤数万人。

  终究北宋趁热打铁灭掉北汉,华夏一致,只剩下燕云十六州。而此战让赵光义以为契丹一触即溃,决计乘胜追击。

  但此刻他遭到了柴荣其时相同的问题:将士们不愿意持续北上。不过赵光义和柴荣相同坚持己见。

  所以宋军持续北进,并轻松拿下了易州和涿州(见下图红圈),赵光义越发自傲,决计完结最初柴荣没做到的豪举:趁热打铁拿下最重要的幽州。

  宋军抵达幽州城下后,邻近的契丹官兵望风而降。大军将幽州城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城内粮草紧急,被攻破指日可下,连辽国皇帝也预备抛弃救援。但辽将耶律休哥自动请缨,带领精骑绕道背面从背面包围,疲乏的宋军猝不及防,两边在高粱河交兵,宋军大北,乃至赵光义腿上也中了两箭,难堪捡回一条命。

image.png

  这以后,两边进行了20多年的拉锯战,但都没取得发展,两国都苦不堪言。1005年,两边达到澶(chán)渊之盟,战事告一段落。这以后北宋一向未能持续有所建树,乃至在女真兴起后,直接阅历靖康之耻被持续往南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