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监军制度起源于什么时期?汉末三国的监军制度发展介绍!

2021-01-02 14:21:28 作者: 中国古代的监

  今日小编为我们带来汉末三国的监军准则开展介绍!期望对你们能有所协助。

  监军是一种陈旧的军事准则,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监军准则,能够追溯到战国时期。

  在东周初期的齐国,齐景公从前派司马穰苴带兵对立燕国,但景公又并不信赖穰苴。穰苴见景公有疑虑,自动提出让景公派其宠臣贾往监其军。

  (景公)派庄贾往,庄贾失期,穰苴按军法斩之,此乃监军之始也。

  这是有记载最早的监军。

  监军的人物尔后一向连续,秦国太子扶苏为啥和蒙恬伙伴去抵挡匈奴,从军事视点看也是出任的监军人物。

  不过这时期的监军,并没有准则化,多半是暂时建立而不是常设,监军开端准则化,是从东汉开端。

  光武帝刘秀自己是将领身世,深知操控戎行的重要性,而且刘秀称帝后,手下将领还不断叛变,比方建武元年(25年)的冯愔叛变,建武二年彭宠暴乱,建武三年张丰暴乱,建武十八年史歆暴乱等,层出不穷。对光武帝来说,操控军权就愈加重要。

  从刘秀开端,监军被加以准则化,在光武帝时期,刘秀建立的监军以监军使者为主,如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侍御史、中郎将这些都能够出任监军。到了明章之治后,全国逐步和平,出任监军的以中郎将居多。

  中郎将是皇帝身边的直属将领,派到当地归于暂时性,毕竟仍是要回到中心的。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到了汉末,中郎将便是一个个手握兵权的将领,直接指挥作战,那么问题来了,本来监军的中郎将亲身交兵,监军去哪了?

  这时分,东汉的监军准则现已坍塌了,本来应该监军的中郎将们自统大军, 这些中郎将许多蜕变成了一个个军阀,肢解了大汉帝国。

  监军中郎将是怎么变成军阀中郎将的,这要提到东汉州郡的兵制。

  在西汉时期,州郡都是有自己军力的,这便是“州郡领兵”。刘秀复汉后,削弱了当地的兵权,尽管郡兵没有被完全罢除,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被削弱了,如:

  是岁,初罢郡国都尉官。《后汉书·光武帝纪》

  中兴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续汉书志》

  这些都是削弱当地军权的办法。

  为什么要削弱当地军权呢,大致有三个原因。

  一是州郡兵在西汉晚期表现出来的实力让人忧虑,比方刘秀封神的昆阳一战,王莽一方正是征发的郡兵,人数占绝对优势却一触即溃。

  二是通过长时间战役,人口大减,需求康复出产,裁撤的人口正好充实到当地从事出产,为国家康复活力。

  三是削弱当地实力。尽管东汉自身是以豪强立国,但刘秀自己更清楚豪族的危险性。东汉从始至终都在设法削弱当地豪强,从官员的任官回避到戎行的削弱州郡军力,都是遏止豪门的手法。

image.png

  事物都有两面性,州郡减兵,有其活跃的含义,也有其消沉的含义。

  东汉末年,朝政糜烂,乱象丛生,王朝现已到了坍塌的边际。

  压倒骆驼的终究一根稻草,便是黄巾军起义,在黄巾起义迸发后,本来的东汉监军准则就完全溃散了,主要原因也有三点。

  一是黄巾起义迸发忽然而且面广量大,州郡来不及反响,中心更来不及反响,来不及第一时间派出中郎将到当地监军。

  黄巾起义的规划,在史猜中的记载是:

  二月,角等皆举兵,往往屯聚数十百辈,大者万余人,小者六七千人。

  由于没有监军,当地的反响是:

  州郡匆急失据,二千石长吏皆弃城遁走,京师振荡。

  尽管黄巾军势大,毕竟是农人军而不是正规军,战斗力有限,州郡尽管减兵,但也依旧保有必定数量的郡兵,领兵的当地官员们弃城逃走,这正是没有监军所导致。

  尔后,黄巾军主力被打败,但余波未平。从中平二年(185年)到中平四年,黄巾军余部和各地的响马们蜂拥而起,起义遍地,各地自行打压,朝廷无暇顾及,更派不出监军。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