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当了女皇后,对其母杨氏的墓地进行补葺,其南北东西四门均雕塑石狮。
南门的一对石狮,高约二点五米,是用一整块青石雕成(与底座天衣无缝),雕的栩栩如生,那狮子似乎听到什么动态,停下来俯首四顾般神态天然。
而西门的石雕坐像,听说是历代坐狮石雕之最,杰出的雕塑技法,夸大中有灵性,把最接近人们视野的前肢和足爪,刻划得粗大强健又精密,筯肉杰出,微弱强健,张口吐舌,似闻吼声。
唐代遗留下来的石狮,造型浑然质朴,强健丰美,劲韧坚实的筯肉,气吐山河的威仪,可谓我国雕塑史上的创作,也洞见盛唐崇尚肥美的特色,充盈着健与美。
三、日渐温柔的石狮
唐代的石狮造型,被后世所传承,到了宋代,石狮秉承了唐代的特色,方式上也分为行(站)狮与坐(蹲)狮两大类,那威武高昂的气势逐步削弱了,这或许与宋王朝的崇文抑武的方针有关,行狮的胸部缩短,头部压低;坐狮拘束平缓,四肢收拢,缺少了那种凛然雄豪的气运。
但河南开封龙亭大殿午朝门前有两尊北宋年间皇宫的镇门石狮,气轩特殊,造型共同:这双狮子高有一丈开外,成年人能够从其腹下躬背穿过。
石狮的脖子上系着彩带,挂着金铃,飘缀红缨,大气威武。东边的雄狮卷毛飘髯,气势汹汹,英姿勃勃,目光烔烔有神,足踏绣球,悠然自得,目中无人;西边的雌狮,体毛油润,神态飘逸,双目微闭,怀有幼狮,显得慈祥温文,更令人寻味的是雄狮胸前镌刻着“睡狮猛醒”四个苍劲有力的楷书。
这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金人进入开封,看到这石狮,把石狮的腿打伤了(至今那狮腿上还有伤痕)。其时有一位爱国烈士,在夜间悄悄修正了伤腿,并在石狮身上刻上“睡狮猛醒”四个大字,鼓励人们的爱国热情。
转眼间,到了明清,石狮的风格大变,简直看不到那威武雄壮的气势与神态,变得日渐温良驯服了。坐狮成了主角,简直一切的宫廷、古刹、衙门的大门口,都雕一对坐狮,成了一种习尚。
其原因也是由于狮子是兽中之王,是权利的标志,而且大户人家也开端盛行在门口雕一对狮子。
清代的石狮,大部分一扫曩昔狮子的雄风,变成了一种装修门楼的铺排,变得温柔起来。
北京颐和园排云殿前铜鎏金的狮子,头上卷毛,胸悬铃铛,足踏绣球,像个温柔可亲又有点轻佻的哈叭狗,到添了几分心爱。
咱们从石狮的演化,也能洞晓一个年代的气味。
现在,中华民族雄狮兴起,傲立在东方。
作者:陈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