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有多残酷?千万人死亡官员暴富!

2021-01-04 06:38:35 作者: 光绪年间的&

  今日小编就给我们带来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期望能对我们有所协助。

  清朝光绪四年(1878),大清北洋大臣李鸿章与山西巡抚曾国荃,这两位彼时大清的顶梁柱人物,竟是前后脚大倒苦水:先是李鸿章在写给曾国荃的信里,描绘了朝廷高官们心急火燎求雨的局面,继而语出惊人——假使本年再不下雨,那么北方“数省生灵,靡有孑遗,我辈玉石俱焚,亦命也夫。”我们就手拉手陪大清一道死吧。

  而被李鸿章悲叹要“一同死”的曾国荃呢,此刻在山西巡抚任上,也是隔空一声长叹:“历观二十一史所载,灾荒无此惨酷。”

  1878年,在许多近代史眼里,是挨揍不断的大清朝,看上去“还不错”的一年:此刻清王朝洋务运动正红红火火,各种近代工业源源不断涌现,还常被称为“同光中兴”。这么个“中兴”的好年头里,究竟是什么事情,叫两位大佬宣布“玉石俱焚”“惨酷”之类的悲叹?这正是晚清前史上一桩破坏力空前酷烈的天灾:丁戊奇荒。

image.png

  丁戊奇荒,即从光绪元年(1875)起,一场涉及直隶、山东、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四川等地的空前天灾。这场继续四年的灾祸,实在的现象,更远远超过了李鸿章曾国荃们口中的“惨酷”:清朝人对这场灾祸的笔记里,满是“饿殍遍地”“日有路毙”“因饥寒而死者不堪屈”之类的描绘。在灾区勘测的大臣阎敬铭预算,几个受灾省份,每个省每天饿死者,恐怕就在千人以上。

  而放在各个受灾省份里,那更是种种不忍目睹的画面:山西南部的小麦悉数枯死,山西省的树皮草根,在1877年就全吃光了,哀鸿多达五六百万人。直隶六十三个州县受灾,灾区的儿童瘦到皮包骨头,因为长时间吃杂草导致肚子胀大。逃荒的乞丐塞满了直隶周边官道,局面“倒毙满路”。山东八十二个州县受灾,以至于“哀鸿遍野,满目凄凉”。河南八十七个州县受灾,怀庆以南四百里的野草悉数吃光。帮办河南赈务的大臣袁保恒刚进河南,就看到黑漆漆逃荒的哀鸿……

image.png

  紧跟着饥馑到来的,还有恐惧的瘟疫,受灾各省“灾后继以疫疠”,死于瘟疫的大众多达“十之二三”。许多灾区更成了骚动不断的人世地狱,抢粮骚动此伏彼起。以《光绪东华录》等材料预算,至少有两亿国人卷入了这场灾祸,流散人数多达两千万。死于灾荒瘟疫里的大众,人数也在一千万人以上。严寒的数字背面,是数不清的人世惨剧。

  那么,为什么这场灾荒,会形成如此沉重的丢失?

  直接原因便是天灾,从1875年起,晚清王朝就遭受了酷烈的极点气候,东南各省继续水灾,北方各省却干旱无语,就连西南的四川等省,后来也是“秧苗焚稿”。蝗灾等天灾也紧跟着迸发。汹涌避祸的难民,更令瘟疫加重传达,所以,就有了煌煌史书里,那些并不悠远,却不忍猝读的记载。

  但比这些天灾更严峻的,是丁戊奇荒里的人祸。

  脚踏实地说,关于这场灾祸,其时的晚清政府,也是全力在救。从光绪二年到光绪五年,清王朝均匀每年都调拨给灾区十七万石漕米,还每年额定调拨五十万两白银用于灾区赈济,可把灾情折腾到水火之中的,恰是清王朝自己的苛政。比方“国产鸦片”方针,受灾的陕西山西等省,多年来都被清政府强制推行鸦片栽培。山西一个省,就有六十万亩土地用于种鸦片,以至于粮食很多减产,面临突发的灾情,官府拿不出满足的救助粮,只精干看大众饿死。

image.png

  如此恶性循环,也正如晚清名臣张之洞的一声叹气:“丁戊奇荒,其祸实中于此”。

  并且,即便灾情如此严峻,清政府一边发着救助,一边苛捐杂税不断。比方各省的“征粮酿酒”方针,因为关乎朝中官员的“饭银”,所以一度仍然强征,大批本该救助哀鸿的粮食,就这么变成了官员们餐桌上的酒。直到灾情越发严峻,清王朝才把这恶政停掉。但建筑西太后保养宫廷等“采办”,清王朝却托言“已有定例”,照样往灾区玩命强征。沉重的灾情,就这样火上浇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