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胡人文化有多盛行?胡人有哪些文化和习俗?

2021-01-04 13:49:14 作者: 唐朝胡人文化

  今天小编为咱们带来胡人有哪些文明和习俗?期望对你们能有所协助。

  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个王朝,绚烂的盛唐文明更是恢宏壮美,如史诗般浩浩。

  那么,富贵的盛唐文明,吸收与发扬了多少鲜卑人的文明与习俗呢?

  唐代诗人元稹诗曰: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万国衣冠拜冕旈”,被北方游牧民族称之为“天可汗”。天可汗,是北方游牧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敬称,李世民怅然笑纳,令后世的宋代士人范祖禹大为不满,以为李世民“以万乘之主,而兼为夷狄之君,不耻其名,而受其佞,事不师古,缺乏为后世法也。”

  这个范大士人胸怀太狭窄了一点。

image.png

  一、大唐盛行胡服风

  唐代自开元、天宝年间非常盛行“胡服”,何为胡服?便是自北朝以来北方人(以鲜卑人为主)所穿的衣服,其特色是小袖、革带与皮靴(其实现在仍旧比较盛行。靴,又分长靿、短靿,长靿便是今天的高筒靴,短靿便是今天的短筒靴),这都是典型的草原民族服饰,这从唐代墓中岩画得到印证。

  唐代,贵族女性出行盛行骑马,宫中的女性亦然,所以这小袖、系带、著靴,便于骑马出行。

  唐代女性的着装特色便是华裙彩衣,袒胸窄袖,是一时之时髦。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画《昭君入匈奴》,画中的女性戴着帷帽。其实在汉代还没有这种帽子,据《旧唐书》记载,帷帽是从隋朝才开端在华夏地区盛行,底子就不是汉族人的服饰,而是源于北方游牧民族。

  从考古资猜中得知,这种帷帽四周垂丝网,拖裙至颈部,既挡风沙又防被偷看,彻底秉承于鲜卑人的长裙帽改进而来,在隋朝到唐初比较盛行。

image.png

  唐代人的帽子,也是依照时节的改变而运用不同的面料与制式,夏天一般戴笠帽遮阳,冬天戴毡帽御寒。

  这毡帽最早便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帽子,用羊毛织造而成,不管上层贵族仍是老百姓都戴(笔者小时候,毡帽还在民间比较盛行)。

  这毡帽便是鲜卑人带入华夏的,因为其御寒效果,在唐朝的北方地区非常盛行。其中最习见的一种叫压耳毡帽,能够维护耳朵,所以运用的人最多。给毡帽加上一个帽檐,被称之为毡笠,一些别具一格的人用貂皮制成貂皮帽,以及狗皮帽、羊皮帽等等。

  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是鲜卑人,从前用纯黑色的羊毛制成“浑脱毡帽”,戴上之后异乎寻常,很有气派,他位高权重,皇亲国戚,所以,时人争相仿照,都开端戴这种毡帽,称之为“赵公浑脱”(赵公,是长孙无忌的爵号)。

image.png

  二、笑入胡姬酒肆中

  唐代,“胡食”在长安比较盛行,“贵人御馔,仅供胡食”,可见上层社会的饮食习惯简直“胡化”了。

  胡食以面食为主(北方的各种面食简直是秉承了鲜卑人的饮食),做成各种饼,有胡饼、烧饼、五福饼等等,还有胡麻饭、胡羹、胡麻羹、豆豉等,胡酒更是盛行,有三勒浆、龙膏酒、葡萄酒等等。

  长安城中,胡人开设的酒肆比较多,仆人(服务员)都以胡女为主,故称胡姬酒肆。这异域的佳人,别具的饮食,特殊的风情,成为长安豪侠少年与风流才子们常常光临的好去处,大诗人李白歌曰: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image.png

  唐代女性审美观也颇受胡风熏染,从魏晋年代的纤瘦柔美变成丰腴艳美,而且日子习俗与品性也颇具“胡风”。

  鲜卑妇女一向社会地位极高(北方游牧民族的妇女皆如此),“其俗从妇计”,也便是说在日常过日子,是女性当家说的算。所以,这一风气在唐朝也比较盛行(时下女性当家更是盛行),女性在唐朝的社会地位成上升趋势,参加社会活动,乃至走上政治舞台,如武则天称帝,上官婉儿参政等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