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权力最重的是哪个朝代?简述明朝的六部制度和权力分配!

2021-01-06 09:24:02 作者: 六部权力最重

image.png

  调查是定时对官员进行复查,分为京察和大计。京察中四品以上官员采纳自陈方法。各衙门属官由正官调查,吏部审阅确认黜陟。大计由布按二司调查其属官及所辖府州县正官,布按二司官由巡抚、巡按调查,最终呈送吏部确认。凡在大计中遭到处置者,规则永不叙用。

  明代吏部不管在官员选任上仍是查核上,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人物。正因如此,吏部成为中心最重要的衙门,吏部尚书成为百官之首,侍郎可与他部尚书均礼,吏部司官,特别是文选司司官,亦为人所尊礼。

  三

  与吏部担任文官选任相对,兵部担任武职选授。明代曾经各朝,兵部下尚书省或中书省,不把握军政实权。明初,兵部权利受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限制。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今后,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兵部权利兴起。

  又,明代无枢密院之设,兵部的权利更为杰出。除掌武职选授、后勤、驿站等事外,还担任戎行练习、调遣、战事策划,乃至能够直接统帅戎行。兵部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中,武选掌除授,职方掌军政,特别重要。

  和吏部文选司相同,兵部武选司责任最重,“掌卫所士官选授、升调、袭替、功赏之事。”凡五军都督府掌印、佥书等官缺,由兵部会奏推举,奏请简用。当地各都司掌印、佥书等官有缺,亦由兵部拟奏简用。

image.png

  职方司“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明代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彼此制衡,都督府掌军籍,兵部掌制令。“合之则呼吸相通,分之则犬牙相制。”明代为避免军权旁落,凡严峻军事决议计划、发布军令、录用将帅,都由兵部题奏后,请旨而行。

  兵部的权利除了把握军令外,另一重要的方面是作为文臣直接操控戎行。明代采纳以文制武的军事领导体制,当地镇守或命将出征,武臣为总兵官之外,每派文臣提督军务。兵部官员以文臣身份外出提督军务的状况非常遍及,从永乐朝开端一直到明末,皆为常制。

  明初设六部时,声称“吏部体最尊,户部权最重。”户部掌国家财务,辖十三清吏司,各司部下四科:民科、度支科、金科、仓科。功能有办理全国人口、田土,征收赋税,供应禄饷,办理库藏、仓场等项。

  明代户部不像宋代那样财权三司分立,户部仅得其一,而是享有独立完好的财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代户部的权利是史无前例的。不过,古代封建社会,财务办理准则较为落后,并且受独裁皇权的腐蚀也较为严峻。皇帝以全国财贿为私有,恣意浪费,这也是明代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户部的权利并没有起先设立时所说的那样“权最重”。户部的日常作业,仅仅忙于琐碎的田土税粮计算和仓储办理,不能做出微观的财务决议计划,更谈不上施行有用的办法改进国家财务,推进经济开展。

  此外,户部尚书在办理日常财务业务时,遭到皇帝的限制较多,他们往往无法独立行事。因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户部与吏部、兵部无法比较。

image.png

  四

  明代礼部责任规模也很广泛,《明史·职官志》记载:“周宗伯之职虽掌邦礼,而司徒掌邦教,所谓礼者,仅鬼神祠祀罢了。至合典乐典教,内而宗藩,外而诸藩,上至天官,下逮医生、膳夫之属,靡不兼综,则自明始。”

  礼部设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以仪制为最重。礼部位置之重要是由于意识形态的需求,中国古代君主崇尚以礼治国。礼部尚书自成化、弘治今后,往往以翰林儒臣担任,并且一般都是皇帝的教师。正是由于礼部尚书与皇帝的特别关系,所以有明一代,礼部尚书得公孤衔者最多。也能够说,礼部尚书之尊,实际上就个名义,而非实权。

  刑部“掌全国刑名及徒隶、勾复、关禁之政令。”明代六部之中,刑部职权受搅扰最大,权利相对较小。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称“三法司”,详细分工为“刑部受全国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严峻案子要由三法司或九卿会审,而在最高的司法审判——朝审中,执笔的却是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