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计划生育”?晚清的人们主动实行“计划生育”!

2021-01-13 06:04:28 作者: 古代也有&l

  古代也有“计划生育”?晚清的人们自动实施“计划生育”!小编带来具体的文章供我们参阅。

  一个国家要开展,离不开构成社会的分子——人,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的改变具有严重影响。

  “五十步笑百步”的梁惠王亦曾宣告这样的疑问:“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邦邻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邦邻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他求教于孟子,想要添加本国的人丁。

  直到清朝,最高统治者们仍然为了添加人丁不断尽力。康熙宣告“圣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废弃人头税,公布“摊丁入亩”、“地丁合一”的方针,来减轻少地农人的担负。这样的大坏境下,大众天然勇于多生。所以,人口规划不断扩大。至道光一朝,清代人口突破了四亿大关。

image.png

  图/圣世滋丁,永不加赋

  这也就造成了多年以来关于我国人口行为的成见。人们遍及认为“在近代生育观念和近代医药常识呈现和遍及之前,我国人口行为的特征是听任添加,在人口操控方面无所作为,成果天然是人口剧增。所以乎,明清(主要是清代)人口爆炸导致经济开展阻滞的观点在我国大陆日益盛行”。

  实则否则,早在清代前中期,江南地区的公民现已开端运用种种办法操控人口添加,自动开端了“计划生育”。

  01“我历来不想单身,却有预见晚婚”

  虽然在封建社会成婚被看作应尽的责任,“爸爸妈妈之命,媒妁之言”的观念更是传承了千年。可是自明代后期以来,江南公民抵挡传统包办婚姻的认识却日益遍及。江南小说《贪欢报》中女子如若没能嫁给如意郎君,“真真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男人惧怕娶到不如意的妻子也不敢容易成婚。这样的布景下,至清前期争夺婚姻自由的现象遍及呈现,晚婚或不婚者层出不穷。

  此刻,李宗盛的《晚婚》环绕耳边:我历来不想单身,却有预见晚婚。我在等,世上仅有符合魂灵。

image.png

  图/古代婚嫁图

  02竭尽所有娶媳妇,儿,咱等等吧!

  婚嫁作为人生大事,天然不能慢待。清代江南地区,就连清贫之家的男人娶妻也至少需求花费40两。40两什么概念,乾隆年间,在北京内城胡同里买四间瓦房也不过70两。而其时普通老大众的收入一年不过3~5两。女子陪嫁相同费用不菲,大约需求30两。假如还要为新婚夫妻制作婚房,婚礼再有排面一点,又要花去几十两。也便是说仅仅是婚嫁就能花去爸爸妈妈半辈子的积储,竭尽所有。昂扬的成婚费用使人望而生畏,江南地区公民的成婚年龄推延,呈现了不婚不育的困顿实际。

  03儿子不如银子

  除此之外,明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展也在必定程度上冲击了“养儿防老”的观念。清代文学我们李渔在《连城璧》中写道:“银子便是儿子了,全国的儿子,那里还有孝顺似他的?他是古今来第一个养志的孝子”,没有儿子不要紧,结壮赚钱说不定过得更好,可谓封建时代的“丁克一族”。与此同时,堕胎、绝育与避孕开端盛行。这样一来,人口的添加速度减缓了不少。

image.png

  图/儿子不如银子

  清代江南地区的公民可谓自己走上了“计划生育”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