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荆州为何如此重要?荆州必争的因素有哪些?

2021-01-19 22:39:20 作者: 三国时期荆州

  三国时期荆州为何如此重要?荆州必争的要素有哪些?接下来跟着小编一同赏识。

  翻开《三国志》、《三国演义》,荆州这个地名可谓高频呈现,与荆州有关的事情也举目皆是,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鲁肃曾对孙权描述荆州:“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矣”。足见荆州地舆位置的重要性。

  荆州可能是《三国演义》中最含糊的地舆概念,时而指一个州,时而指一个县。荆州本是指东汉十三州之一,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分割荆州,荆州北部归曹操,荆州南部归刘备孙权。刘备占有荆州南部后,治所设在江陵县,所以荆州又代指江陵。曹操占有荆州北部后,治所设在新野县,所以荆州又代指新野。也便是说,荆州至少有4 个概念,即刘备孙权占有的荆州,曹操占有的荆州、江陵县、新野县。

image.png

  图 荆州地形图

  咱们这儿的荆州概念不是政区上的,而是军事地舆上,与东汉十三州之一荆州比较,不包含荆州最北的南阳郡,因而也不包含南阳郡的两大城市宛城和襄阳,所以这儿的荆, 相当于刘备、孙权占有的那部分荆州。军事地舆上的荆州之所以不包含北面的南阳郡,是因为南阳郡地处南阳盆地傍边,相对关闭,汉水、武当山、荆山、长江顺次阻挠在它与荆州之间,南阳郡自身能够看作一个军事地舆单元。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席卷荆州全境,唯一拿不下南阳郡, 也是这个原因。

  荆州地处两湖平原,包含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两湖平原又称两湖盆地,北有汉水、大洪山,南有五岭,西有巫山, 东有大别山、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构成天然屏障。《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山川险固,自古称雄武焉”。荆州以原境内弯曲挺拔的荆山而得名,相当于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

  两湖平原全体上像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长轴方向呈近南北向延伸约达300 公里以上,短轴方向呈近东西向延伸约在180~240 公里之间,总面积约为5 万平方公里。两湖平原中,湖北的江汉平原由长江和汉水冲积而成,湖南的洞庭湖平原由洞庭湖冲积而成,三国时境内还有云梦大泽,灌溉便当,盛产水稻,古有“湖广熟,全国足”之称。

image.png

  鲁肃曾对孙权描述荆州的险要和丰饶:“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下,外带江汉,内阻山险,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安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矣。”

  荆州相当于北方的华夏,畅通无阻,北有南阳、南有岭南、西有巴蜀、东有江东,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荆州是四战之地,重要的城市也有4 个,分别是北面的江陵、南面的衡阳、西面的夷陵、东面的夏口。其间,夷陵、江陵、夏口自西向东沿江而建,长江关于荆州的含义在南北方向可作为抵御北方的屏障,在东西方向可作为连通荆州的通道。

  江陵是荆州的治所,也是荆州的重心,因“地临江,近州无高山, 一切皆陵阜”而得名,甘宁曾对孙权说:“江陵之得失,南北之分合判焉,东西之强弱系焉。”《读史方舆纪要》称:“刘表收之,坐谈西伯;刘备假之,三分全国;关羽用之,威震中华;孙权有之,抗衡曹魏。”

  衡阳是荆州的南大门,衡阳,因在衡山之阳而得名,孔安国称:“荆州, 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从衡阳动身,走零陵峤道可到岭南的广西,走桂阳峤道可到岭南的广东。假如咱们把三国地图比作一个人,那么零陵峤道是这个人的左腿,桂阳峤道便是这个人的右腿,而衡阳地点的长沙郡便是这个人的胯部。

image.png

  图 鼎足之势时的中字模型

  夷陵是荆州的西大门,也是三峡的东出口,“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故名夷陵。陆逊抵御刘备东征时,为了避其矛头,一向退到夷陵,然后上书孙权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 荆州可忧。”后陆逊用火攻在夷陵打败刘备,并在此镇守。陆逊身后,其子陆抗持续镇守夷陵。陆抗也曾上疏孙权曰:“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