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为何能在短短15年内成就帝业?

2020-12-02 16:56:08 作者: 放牛娃出身的

公元1368年,40岁的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年号"洪武"。至此,传奇皇帝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创了31年的"洪武之治"。

这位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究竟做了哪些努力,能够从25岁起在短短十五年内称霸帝业?

(一)青少年时期朱元璋的标签:放牛娃、小偷、云游小和尚

元朝末年,朱元璋出身安徽濠州(凤阳)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小就饱受盘剥。因家境极贫,朱元璋小时候读不上书,只好与父母一道当佃农为生。他与发小汤和、常遇春、徐达、陆仲享等人,一次为地主放牛时,实在饥饿难忍,天生极具领导力的朱元璋当场作主宰了地主家的牛当作烧烤充饥,表态后果由他承担。那份豪气、胆量让发小们折服,称他"重八哥",尊为"头领"。朱元璋那时也表露了当皇帝的志向,只不过那时他最大的渴望就是与小伙伴们解决温饱,有饭吃有衣穿。

朱元璋的苦出身让他自小就品尝艰辛疾苦,深蕴底层生活不易,为他洞察社会,疾恶如仇,形成节俭、亲民的作风根植了土壤。但朱元璋若不占据"天时",不逢元末乱世,"脱颖而出"也很难。

朱元璋的童年,恰逢元末腐朽的统治,又遇年年旱灾,老百胜食不裹腹,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正是"乱世出英雄"的时候!

1343年,朱元璋的父母实在没法缴清苛捐杂税双双被逼惨死。那时朱元璋只有15岁,无奈只好向地主商量借钱安葬父母,条件是他只身入寺还愿。父母的后事料理完,朱元璋没办法,只能去皇觉寺还愿,先剃度为僧,后云游流浪,靠乞讨为生。

在皇觉寺,朱元璋潜心向佛性大师研习佛经,获得了在学堂里学不到的知识和学问。兼之后来"浙东四贤"之首的刘伯温也是佛性大师的学生,极力推荐刘伯温出山辅佐朱元璋。可以说,朱元璋在皇觉寺的经历,天意使然,得到意外的一桶金,为他"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提供了另外的一桶金。

当游僧乞讨的生涯,也给朱元璋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让他开阔视野,还洞察到元末的腐朽统治已摇摇欲坠,为他抗元解民于倒悬增强了信心和决心。

当然,总体而言,25岁之前的朱元璋,还只是一枚草根,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在艰苦的岁月里穷困潦倒地生活。不过,这些困苦并没有让朱元璋自甘于此,反而磨练出不屈的斗志和坚韧的品行,为他积储能量实现"逆袭"迎得了基础。切如先贤孟子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时人也,必先苦其心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无不能。

(二)从马夫到红巾军领袖郭子兴的女婿

1352年的大旱成为引爆元末农民起义的导火索,以韩山童、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揭竿而起,定远人郭子兴举兵响应,攻下濠州,时称大帅。

就在这样风卷云涌的抗元大背景下,出身于濠州的朱元璋直接接触到农民起义的场面,了解真实的情况,为他紧抓"地利"登台亮相营造了条件。

1353年,朱元璋收到发小汤和(时任郭子兴帐下千总)邀请他入伍当兵的信后,立即应邀前往,先只是一名马夫,凭着已有的充分准备和忠诚、机敏、刚毅、作战勇敢,兼之又是在家乡,环境熟悉,有"地利"之优势,所以朱元璋敢打硬仗,经常身先士卒,出奇制胜,屡获战功,迅速得到大帅郭子兴的欣赏认可。

后来,朱元璋巧助郭子兴养女马秀英(即后来的马大脚马皇后),彼此倾心,娶其为妻后,在她的支持和帮助下,从此顺风顺水,不久升任濠州义军左副帅。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实际上就统率了这支部队。

占据了天时地利的朱元璋,兼之苦其心志的磨练,为他"上马打江山"提供了平台。不过,仅仅有了平台,是不够的。"人和"才是朱元璋从放牛娃成为传奇皇帝的关键。

(三)从冲锋陷阵到知人善任

朱元璋知道,他统率濠州义军,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面对各路义军雄踞一方,兼之腐朽的元末势力仍是"瘦死的骆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一统天下必须依靠"人和"。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