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最著名的三场雨诗,三场夜雨到底是喜是悲?

2021-01-20 19:20:00 作者: 唐诗中最著名

  唐诗中最闻名的三场雨诗,三场夜雨到底是喜是悲?小编给我们供给具体的相关内容。

  唐代是诗的帝国,存世的诗词约有五万馀首。《全唐诗》中,“雨”字呈现6500馀次,与雨有关的诗歌过千,佳句难以尽数。如“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渭城曲》)、“东边日出西边雨”(刘禹锡《竹枝词》)、“黄梅雨里一人行”(白居易《浪淘》)、“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父歌》)、“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等。

  但以下三首无疑是最闻名的“雨诗”,并且,都是“夜雨”!

image.png

  一、最纠缠的“巴山夜雨”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地址:巴山;时节:秋天;时刻:深夜……

  雨绵绵,不知下了多久啊,池塘都涨满溢出。

  窗内,烛影荧煌,一个孤单的人影俯身书案,给远在北方的朋友寄信,也有人说,是寄给“内助”的。

  寄给谁并不重要,千百年来牵动心灵、引发共识的是那份纠缠的友情(爱情)。

  李商隐的诗,向以典多辞丽、模糊隐晦名世,这首诗却无典朴素、痛快明显,没有润饰的痕迹。

image.png

  起句“君问归期未有期”突兀而来,好像枯坐无聊的旅人猛然收到友人信函,犹如朋友枯坐谈天,听到友人的问询,信口开河。

  作者的笔又突然止住,目光移到窗外,雨声中好像看到池塘水满……“巴山”、“夜雨”、“秋池”,凭个“涨”字,空间、时刻浑然融为一体,动态活动。是景,亦是情,明是景,隐是情——涨满池塘的清楚是情感的波澜。

  这首诗,空间上是往复对照(巴山夜雨——回到家园——回想巴山夜雨);时刻上是回环比照(今夜——未来——今夜)。时空腾挪转化,思绪奔驰,友情纠缠……

  这是一场怀念雨、爱情雨,充溢于巴山蜀水的夜空,在时刻的隧道里纠缠无尽……

image.png

  二、最细腻的“春夜喜雨”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场雨也是落在巴蜀大地。但与李商隐的那场揪人心肺的秋雨截然相反:这是一场春雨,令人愉悦的“好雨”!

  杜甫终身流离失所,晚年在成都浣花溪畔有了自己的草堂,过了几年可贵的安定时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就是他眼前的现象。

image.png

  春雨润泽大地,万物复苏,“花团簇拥开遍”(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早春时节令人心旷神怡,韩愈曾慨叹赋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优点,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春雨总是濛濛,温婉如烟,不像夏雨火热,秋雨凄清。在相同作于草堂的另一首诗中,杜甫从前用“细雨鱼儿出,和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细腻描绘鱼和燕子在春日傍晚的和风细雨中的动态。韦应物的诗句“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幽居》)则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另一种表达。

  成都区域春雨的特点是在夜里下,因此“野径云俱黑”,更显得“江船火独明”,并且雨一到早上就停了,所以“红湿”,所以“花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处世之道。

image.png

  三、家喻户晓的“夜来雨”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中国人自小就会背、也毕生不忘的古诗中,此首肯定稳居前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