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大学士”都是几品官?保和殿、武英殿、文渊阁有什么区别?

2021-01-21 01:06:16 作者: 清朝的&ld

  在明清的历史上,咱们不可避免的要谈及“内阁”和“大学士”这两个关键词。一般咱们所称的“大学士”都要冠以内阁大学士或殿阁大学士,清朝盛行的“中堂”指的便是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

image.png

  其实了解清史的人都知道,文官的最高等第便是大学士,但当上了大学士也并不意味着有很大的权利,大学士的编制是归于内阁的,咱们都知道,自从雍正建立了军机处今后,内阁和议政处的实践权利现已被架空,也便是说,大学士只要身兼军机大臣,才算的上是权利中心的人物。

  清朝相对于明朝在大学士这一岗位上做了许多变化。努尔哈赤年代,最高的权利组织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到了皇太极时,开端建立内三院(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每院设大学士一名,闻名的汉臣范文程便是清朝第一位汉人大学士。顺治十五年,改内三院为内阁,大学士的等第为正二品。直到雍正八年,大学士的等第才被定为正一品。

image.png

  大学士之职都会在前面冠以殿阁之名,明朝时为四殿二阁。四殿者,即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两阁者,即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清朝时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乾隆年间,将“中和殿大学士”改为了“体仁阁大学士”,由此也就成为了三殿三阁。在殿阁大学士中,保和殿大学士最为显贵,有清一代没有几个,比方雍正朝的鄂尔泰、张廷玉都是保和殿大学士,乾隆朝的傅恒也是保和殿大学士。自傅恒身后到清亡,再也没人取得过。

image.png

  在六个殿阁大学士中,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位置次序从高到低为: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后来变成: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大学士的迁转也大多按从体仁阁至文华殿这样的次序迁转。当然并不一定要从体仁阁开端作为起步。

  大学士和其他官职不一样,并非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学士一般都是有空缺的,不一定都要授满,清朝时最常见的状况便是满汉各二人,四个内阁大学士的状况最为常见。在大学士以下还有内阁协办大学士、内阁学士以及侍读学士。

  雍正七年建立军机处今后,内阁的效果大为下降,但正式的诏书仍是从内阁宣布,臣下的正式奏章也递送内阁,所以在名义上,内阁仍然是清朝的宰相组织。

  清朝的大学士有“卜相非翰林不与”之说,意思便是选拨宰辅、大学士,有必要具有翰林资历。整个清代内阁大学士中汉人一共119人,其间翰林身世的101人,进士身世的只要17人,而仅有一个破例便是左宗棠,他是举人身世。可以说作为百官统率的内阁大学士几乎是被翰林独占的。

image.png

  清朝的文官荣誉在生前以位列三公、居内阁大学士为最高荣誉,身后以取得皇帝特批的谥号为最高哀荣。内阁大学士一般在死的时分,往往会取得以“文”字为谥的称谓,其间以“文正”最高,依次为“文忠”、“文恭”、“文成”、“文端”、“文恪”“文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