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节度使的官职大吗?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2021-01-21 00:00:46 作者: 唐朝时期的节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区域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初步建立的当地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其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image.png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初步成为正式的官职。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准则

  节度使准则之所以构成,是有几个很重要的原因。

  1.唐均田准则的溃散。

  从高宗、武后以来,均田制渐趋损坏,流散、逃户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玄宗时期曾选用很多种方法企图处理。一是重申均田法则,禁止流徙;二是检括客户,听其地点落籍;三是招募流散客户放逐。在这几种方法中,前两种都失利了,而募流散客户为兵的方法虽能诱得“通逃者”“争出应募”,暂时处理了社会问题,却使这批人逐步成为雇佣兵而不行卒去。所以,因为均田准则的溃散,导致了唐兵制从府兵的征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2、巨大的扩张机器无法持续运转,唐代边远当地局势初步由攻转守。

  节度使准则的初步,是从唐开元天宝年间所建立的缘边节度使。这和其时的边远当地局势是分不开的。在这曾经,唐在厉兵秣马打败了东突厥之后,实践上对外用兵一向都是保持着旺盛着扩张进攻的。唐初先后击破了东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诸部,建立都督府; 尔后,又打败西突厥,灭高昌,于其地建立州县办理,奠定了唐朝广阔的边境。但进攻的脚步还没有中止,显庆年间又平西突厥贺鲁,建立二都护府统其地。又在新疆以西,波斯以东的区域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县一百一十。

image.png

历代情况

  唐朝

  唐节度使一词呈现甚早,意为操控调度。东汉安帝永初二年 (108),梁懂授命掌管西方军事,为诸军节度使。曹魏景元四年(263),魏军伐蜀,由司马昭指授节度。唐代也很早就用此语以清晰指挥权限,如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蒲城河北诸道总管及东讨诸府兵均受其节度,但没有用作职衔。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领袖,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操控以致生杀之权。南北朝时,刺史大都加持节都督,辖区既狭,权任亦轻,北周及隋改称总管。隋荆、益、并、扬四大总统辖数十州,事权很重,但只管军事。隋炀帝杨广废总管,唐初康复,仍称都督,而自贞观今后,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惟军事活动频频的区域尚存,以统州、县、镇戍。

  镇戍是经常性的防护据点,比较涣散,军力单弱,故每遇战事产生,必须由朝廷另行调发府兵、兵募,派遣大将统率出征或备御。这些大将称为行军总管;规划较大的战争,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早在唐初,已在军事要地留驻部分征行戎行,并每年派遣战士轮流戍守。唐高宗、武后时期,唐朝与突厥、吐蕃、契丹的战事频频。军、镇、守捉使是派遣的,还保存征行的安排。与此同时,行军大总管也逐步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本来有"行军"意义的"道",如葱山道、交河道、昆山道,也演变为大军区的道,如朔方道、陇右道等。所以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呈现。高宗今后,由中心派出的行军总管或经略大使,常受敕节度诸军,因此渐获诸军节度大使的称号,但还不是固定职衔。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初步的。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步构成平卢、 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十镇,始成为固定军区,各有受其统属之州、军、镇、城、守捉。节度使为派遣职名,例以所驻州都督、大都督长史或都护为其本官。授命时赐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大旗),威仪极盛。节度使例兼管内调度军需之支度使及办理屯田之营田使。天宝后,又兼地点道监督州县之采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所以外重内轻,到天宝末变成安史之乱。安史乱起,唐廷为了平叛,内地也相继设置节镇,增至二十余道,不置节度使处亦置防护使,防护使不赐旌节,多以采访使兼领。这以后,采访使改名观察使,例兼都团练使或都防护使,兼理军民,成为位置略低于节度使的当地军政长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