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中书省的属官还有起居舍人2人,从六品上,《新唐书·百官志》云:“掌修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通事舍人16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通事舍人则导其进退,而赞其拜起、收支诸礼节。四方蛮夷纳贡,也由通事舍人承受呈进。军士出征,则授命劳遣,并每月慰劳将士家族。又有主书4人,从七品上。主事4人,从八品下。右散骑常侍2人,从三品,右谏议大夫4人,正五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
宋代
宋代虽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中书省之权特重。《宋史·职官志》说:“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宋代中书省之职是“掌进拟庶务,宣奉指令、行台谏章疏,群臣奏请兴创变革及录用省、台、寺、监、随从、知州军、通判等官员。”中书省把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北宋前期﹐中书省仅存空名﹐与门下省并列于皇郊外两庑﹐所掌仅仅册文﹑覆奏﹑考帐等官样文章。宰相办公处称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习称政事堂)﹐置于皇城之内﹐不再设于中书省。中书令不真拜。中书舍人亦为寄禄官﹐不起草诏命﹐而另设舍人院﹐置知制诰或直舍人院以掌外制。元丰官制变革﹐将中书门下职权分属三省﹐康复”中书取旨﹑门下覆奏﹑尚书实施”的唐制﹐并录用实职省官。一起废舍人院﹐建为中书后省。中书令仍虚位﹐而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与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并为宰相﹔别置中书侍郎一人为副﹐与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丞并为执政。然因三省分权制影响行政决议计划功率﹐实施中改动为由宰﹑执事前共议于政事堂﹐奏准后以”三省同奉圣旨”行下。
南宋时﹐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省﹐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改称右丞相﹐中书侍郎改称参知政事。
辽金
辽以南面官治汉人﹐其南面朝官亦沿唐制有三省之名。中书省初称政事省﹐兴宗时改。其官见于记载者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然未必皆有实职﹐大略多用以招徕汉人或示荣宠。
金熙宗完颜亶官制变革﹐参用唐﹑宋之制树立三省﹐然中书令以尚书右丞相兼任﹐位在丞相下﹐亦不置实职之侍郎﹑舍人﹐掌诏敕者为翰林院﹐故中书省名不副实。完颜亮废中书﹑门下二省﹐仅存尚书省为最高政府安排。
元代
元世祖忽必烈曾经.大蒙古国以札鲁忽赤掌政务﹐大札鲁忽赤是最高行政官。此外﹐大汗的怯薛安排中有必阇赤(biikei﹐意为掌文书者)一职﹐掌写发诏令及其它宫殿文书业务﹐设有分掌畏兀儿文﹑汉文﹑波斯文等各种文书的必阇赤。跟着蒙古控制地域的扩展﹐在华夏和西域各地区公布政令以及征收贡赋﹑任免官吏等事﹐都需求行用文书﹐必阇赤安排在行政业务中的效果日益重要﹔必阇赤长得以参预办理政务﹐成为次于大札鲁忽赤的辅相之臣。1231年﹐窝阔台南征驻跸云中(今山西大同)时﹐模仿华夏官称﹐必阇赤长耶律楚材﹑黏合重山﹑镇海三人分别称中书令和中书左丞相﹑右丞相﹐一起将必阇赤安排称为中书省。但这只为习惯控制华夏汉地的需求而权宜运用华夏官名﹐并未成为蒙古国的定制。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后﹐始选用华夏官制﹐树立中书省以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安排。其设官沿用金尚书省之制﹐长官中书令由皇太子兼任﹐未立皇太子时则缺。实践长官为右丞相﹑左丞相(元制尚右﹐故右在左上)﹐各一员﹐或仅置右丞相﹐总领省劲﹐统率百司。平章政事四员﹐为丞相之副贰﹔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两员﹐为执政官﹔统称为宰执。又置参议中书省劲四员﹐掌左司﹑右司文牍﹐参决军国重事。左司﹑右司﹐各置郎中﹑员外郎﹑都事等官。中书省领六部。中统元年头置左三部(吏﹑户﹑礼)﹑右三部(兵﹑刑﹑工)﹐至元元年(1264)分为吏礼﹑户﹑兵刑﹑工四部﹐七年始分立六部。在一致全国过程中﹐各地区相继分立行中书省﹐总隶于中书省﹔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则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即内地的意思。至元七年至八年﹐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至大二年(1309)至四年三次树立尚书省分理财赋﹐亦置丞相及平章﹑右丞﹑左丞﹑参政等宰执官。在这期间﹐行政权实践上归尚书省﹐各行中书省亦相应改为行尚书省。尚书省罢﹐权利复归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