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的唐献陵在哪里?唐献陵的陵墓形状是怎样的?

2020-12-17 00:33:36 作者: 唐高祖李渊的

  唐献陵为唐高祖李渊(公元566年—公元635年)的陵寝。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李渊卒,十月葬,唐太宗李世民依东汉光武帝原陵之标准构筑献陵。该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呈覆斗型,平面呈长方形,陵寝为夯筑城恒,四面各壁一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坟墓陪葬区坐落陵寝东北,现存有封土67座,除襄邑李神符在三原县境表里,其他均在渭南市富平县境内。下面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带来具体的介绍,一同来看看吧!

image.png

  根本概略

  唐献陵坐落陕西省三原县徐木乡永合村西,为唐代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公元566年—公元635年)的陵寝。是陕西省第一批要点文物保护单位。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渊驾崩,葬于献陵。唐太宗李世民依东汉光武帝原陵之标准构筑献陵。献陵修建之初没有陵邑,分为表里二城,规划宏大壮丽。内城四门各有石虎一对,南门外矗立着一对巨大的华表和石犀,献陵坐北朝南,封土呈覆斗形,高21米,底径东西150米,南北120米,陵寝的周围散布有67座皇亲重臣陪葬墓,宛如众星棒月,将献陵烘托得非常壮丽。

  该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呈复斗形,长宽约100米,高13米,平面呈长方形,陵寝为夯筑城恒,四面各壁一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前饰有大型华表、石犀,特别是石虎、石犀,身形雄建、沉毅、高昂,除其间一石犀、石虎已移入陕西省博物馆石刻室外,其它均保留在墓前。

  坟墓制作

  唐朝的四座堆土陵中其他三座都坐落晚唐,李渊的坟墓如此制作是因为经济现状不允许大兴土木,献陵的石刻较多的保持了前朝的特色,工艺粗糙简略,相貌桀,体积较大,石人刻功尽管比较精细可是艺术价值一般,石兽拷贝南北朝的天禄麒麟等,不失威严,但师傅手工一般,看上去显着的东施效颦,可是献陵的石刻有其新颖的东西,例如鸵鸟的形象,鸵鸟是隋末唐初由大食人从非洲东海岸介绍入我国的,能在不长的时间里吸收这一外来文化体现在艺术中,可见唐初艺术的开展,献陵鸵鸟浮雕现存两座,一尊现已残缺不全,另一只羽毛丰满,腿部矮小,脖子也不是很粗撞,翅膀比较强健,与现代的鸵鸟不太相同,这是契合遗传学规则和关于鸵鸟来源进化的结论的献陵现存石碑一座,没有了龟趺,因为唐太宗时期曾恩赐前朝谋臣武将及亲属的死者墓地在献陵陪葬,故可考的陪葬墓就有40座左右,散布于陵冢的周围献陵的破坏较为严峻,大都石刻仅存残迹,应此不可思议初始的姿态。

image.png

  坟墓形状

  献陵坐北向南,地上修建378间,墓道呈覆斗形,陵高31米,长宽均为100米,陵台为覆斗形,坐落陵寝中部偏东,底边东西长139米,南北长110米,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长10米,高19米。关于献陵的营建规划,唐太宗曾下诏有司评论,决议按东汉光武帝原陵高六丈的规划营建。现存高度与记载大体一致。内城四面有门,门内各有一对石虎,看守四门,目光机警,四肢健劲,南门外300米,有一对石犀,又约100米处,有一对石华表。

  整个石刻品类极简,但雕琢艺术价值很高,淳厚质朴,造型坚毅,强健粗暴,旷达高昂。如华表座上浮雕的龙和顶上圆雕的狻猊,用笔非常简练,赋形又极为生动。圆雕的虎、犀,形体巨大,用写实的方法镌刻出猛兽的形象,粗大健壮的躯体,简练的线条,寻求传神而不重视表面的装修,既刻画出兽性,又不致人望而生畏,且能逗人喜爱,这是唐陵石雕艺术的代表和精品。

  陪葬墓穴

  献陵邻近还有不少初唐功臣贵戚陪葬冢,共有67墓。史载有楚国太妃万氏、馆陶公主、河间王孝恭、襄邑王神符、清河王诞、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道王元庆、郑王元懿、虢王元风、邦王元亨、徐王元礼、滕王元婴、邓王元裕、鲁王元夔、霍王元轨、江王元密、江王元祥、密王元晓、并州总管张纶、荣国公樊兴、平原郡公张楷、谭国公丘和、巢国公钱九陇、刑部尚书刘德茂,刑部尚书沈叔安。已开掘或有石碑者,计有李凤、李神通、李孝同、臧怀恪、樊兴等30多座。这些陪葬陵,把献陵烘托得反常壮丽。献陵2000年被国家宣告为第五批全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