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制度,始皇竟不如一个“混混”,为何王朝一短命一长寿

2020-09-29 23:22:51 作者: 同样的制度,

作为封建王朝的两个开端,秦王朝是封建王朝政治蓝图的创造者,但是因为步子迈的过于激烈导致跨度过大,再者自己的各个大工程使得民力凋弊,于是二世而亡。作为秦朝政治遗嘱的执行者,汉王朝将秦国提出,没有很好铺设的政治和行政制度执行了下去。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秦王朝在统一全国之后,划分的秦朝三十六郡并且配备的郡县制是后世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域管理,为后世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雏形。

在刚刚统一天下的时候,秦始皇手下的幕僚就有建议他继续沿用西周的分封制,派出自己的皇子去管理那些刚刚征服的地方。而在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两者的历史背景都差不多。秦汉都有分封制和郡县制两派主张,特别是李斯的意见,表示当时的社会分封制只会造成又一个春秋战国,郡县制才能稳定局势。而刘邦则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是行政上面采用郡县制,而在各地管理上分封异姓诸侯王。这两者的结局就造成了很大的不同秦王朝刚刚统一,很多政治和行政概念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打的阶段。当时因为六国被灭亡的时间段很多,李斯一杆子打死决断了六国贵族后代继续把持地方的幻想,于是这些六国后代恨死了秦始皇,刘邦的方法在稳定地方大族和百姓人心的情况下,还推动了郡县制,双方都满意了。

再者是两个朝代的中央王朝控制力和武器威慑力的区别,对于两个朝代的武力威慑,郡县制的实施就体现了出来。在刚刚推行郡县制的时候,因为中央政府的威慑力达到不了地方上面,正所谓山高皇帝远,随随便便就叫个人去管理当地的老百姓十分的困难。秦始皇也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但是刚刚秦国的军队靠着自己的军力摧枯拉朽般的平推六国,秦始皇觉得秦国的武力完全可以控制全国。但是这个时候,六国的百姓在加上秦国各种的横征暴敛,其实是敢怒不敢言。

这六个国的百姓只是表面之上妥协了。一旦你压制能力减少,百姓就会立刻抵抗它。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少数靠近秦国的地区高官在秦朝末期展开了几次像样的反抗。刘邦的情形恰恰相反,因为项羽和刘邦基本上是靠自己打下的江山,所以刘邦明白自己的部队在建国初期有多少能力。因此,刘邦实施的州郡制似乎更加理智。分封诸侯王和郡县并轨,一点点来,达到不动声色的目的。郡县制的最终实行,要靠忠臣良将。如果天高皇帝远,高官们就离不开效忠帝的观念。如果没有这种意识,他们随时都会独立国家。秦末岭南的南越国就是一个很糟糕的范例。秦始皇建立州郡制时,由于国家的庞大,不也许把秦国所有的官员都派去当郡县长官。因此,前六国的许多高官被容许在许多地区出任州郡要员。这些人之中有许多人对秦不忠心,有的甚至是对立的。例如司马欣救出项梁项羽等,实施全面郡县制,有别于拔苗加剧,造成灭亡。

而刘邦则聪慧得多。他首先核准异姓王安抚人心。然后他又实行了第二步,委任自己的刘家子侄为国王。在这个时,外人当郡县长官并不具备安全性。到了汉景帝时,他要清除刘姓诸王,逐步扩大州郡的疆土。第四步更加强有力。秦始皇为了去除封国的隐忧,间接给了一样推恩令,然后独尊儒家,培育出一大批忠诚救国的士人到各个郡衙门去做长官,一切都井然有序,也就顺理成章了。

同样的事是准确的。如何获得准确的结论视乎自身。当然,虽然秦朝实施政策并不顺利,但秦始皇的远见卓识和勇敢依然适用。无论多少年过往了,他的政策多多少少还在影响现在,一代雄主,千古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