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败亡前,一军师提起离开而躲过一劫,其雕像为何位列关帝庙?

2020-09-21 10:30:36 作者: 关羽败亡前,

在山西运城的关帝庙中,被清代官府神化了的武圣关羽,正威风凛凛的居于正中间。而陪伴他左右的,则是周仓、关平、赵累、王甫四位将领。

关于前两者,大家都很熟悉。一个是不见于正史记载,但又在演义和民间传说中赫赫有名的中心捧刀大将周仓;另一个则是关羽的儿子关平,演义说他是义子,但其实是亲儿子的二代猛将。

而赵累与王甫,便显得有些不出名了。赵累的结局与正史差不多,在麦城之战中与关羽一同战死,算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而反观王甫,在小说和正史中,却是个比较倒霉的人物。

一、小说中的王甫——跳城而死

在《三国演义》之中,王甫是作为关羽谋士而存在的。在关羽镇守荆州期间,王甫是军司马。这个官职看似寻常,但却在军中拥有极高的权力。而王甫身上较为亮眼的地方,便是他对关羽的劝谏。

陆逊与吕蒙交替之际,王甫率先向关羽提出,要提防东吴偷袭。关羽心中其实对江东文武很是蔑视,认为他们是一群鼠辈,并不打算做出什么举动。但耐不住王甫屡次进谏,他只好沿着南郡到江陵这一路上修建了烽火台。

事实证明,王甫的建议极为中肯,不过可惜的是,吕蒙在白衣渡江的时候悄无声息解决了这些哨兵。当然,这也与关羽当初擅取湘江米有关。

待到王甫再出场时,便是他的落幕了。当时,关羽在襄樊之战中遭到吕蒙袭击,最终败亡于江东。而当时守卫麦城的,正是王甫与周仓。在东吴大军劝降此二人时,这两位干将表露出了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周仓随即自刎,而王甫竟然大叫一声,从城门一跃而下坠亡。没错,王甫在小说中就是这么倒霉,不仅成了吕蒙等人的背景板,来自杀都这么的凄惨。

二、正史中的王甫——更加倒霉

说完了小说,再谈谈正史,王甫的经历其实更加倒霉。

要说起来,王甫的出身还是不错的。据《三国志·杨戏传》记载:“国山名甫,广汉郪人也。好人流言议。刘璋时,为州书佐。先主定蜀后,为绵竹令,还为荆州议曹从事。”

王甫还有两位从兄,都曾在蜀地担任高管。而他本人在蜀地,也同样享有着不俗的美名。可以看到,刘备打下荆州后,王甫因为其出众的能力,被安排到荆州任职。这一点,是与小说相似的。

但不久之后,荆州之战爆发,关羽败亡,其部将赵累、关平等人战死。尽管史书中没有关于王甫的记载,但从后面的表现来看,他应该是临阵脱逃,提早跑路回了蜀地。

至于是何时返回,如何返回,史书没有多做记载。与他相同经历的,廖化便算是一个。但廖化是投降东吴之后,因为效忠刘先主,再返回蜀地的。

王甫返回蜀地,依旧被刘备唯以重用。但倒霉的是,王甫还是没能逃脱战死沙场的命运。关羽败亡后不久,曹丕称帝,刘备也急忙跟着称帝。再然后,为了挽回荆州的损失,刘备亲率四五万大军伐吴。

由于这场战役是刘备个人与荆州派系的想法,所以随军出征者,也多是刘备的嫡系或信得过的朝臣。不巧的是,王甫便在其中,而且很快便战死在了沙场。躲过了荆州之战,却没能躲过夷陵之战,王甫的确算是很倒霉了。

三、罗贯中如此安排的用意

在正史中,王甫留下的名声很好。常璩《华阳国志》中便记载:

“诜诜彦造,或哲或友。昭德音芳,垂名厥后。”

可见王甫的才名,在当时首屈一指。为何在小说中,罗贯中却要为王甫安排一个这样的结局呢?其实,这符合于全书的主旨。第一次读《三国演义》,不少读者始终会为蜀汉政权感到惋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