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禹钧瓷——河南禹州闵庄钧窑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2020-09-30 09:42:02 作者: 华禹钧瓷——

钧窑是宋元明时期具有非常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窑口。从北宋末到金元时期,钧釉瓷器在北方地区广泛生产,遗址分布地域广大,数量众多,产量巨大,是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制瓷传统。其厚釉、分相釉等生产工艺对南北方的许多窑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对铜红釉和铜红彩的有效控制,是对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一大贡献。它是北方地区古代陶瓷手工业的杰出代表。

河南省禹州市境内分布有窑址152处,绝大部分都生产钧釉瓷器,钧釉瓷器最早的生产地点,生产御用花器的钧官窑遗址都位于禹州境内,使禹州成为钧窑当之无愧的中心产区。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钧窑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已开展过多次,但目前仍然有一些学术争议,亟待通过考古发掘来解决,不论是其创烧时间还是后期的生产状况,都是学界所关注的问题。闵庄窑址位于禹州市鸠山镇东北部,地处禹州、汝州、登封交界地区,属伏牛山余脉箕山山间岗地,平均海拔300米左右。附近区域蕴藏着丰富的煤、高岭土、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藏资源,拥有制瓷业发展的良好条件。窑址的主体部分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此窑址于1964年经调查发现,但由于与国保单位神垕钧窑的诸遗址分属不同的乡镇,并未列入任何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年来的农田改造和村庄的房屋建造,窑址已受到较大的破坏。2007年在修建村际公路时窑址遭到破坏,出土了许多器物,其中有一些制作精良,胎体较厚,与钧官窑的花器风格相似,与2004年在禹州发掘的制药厂遗址晚期地层的出土物相似;甚至还出土了少量花器的残件,因此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对钧窑不同时期产品特点的认识及其发展序列,特别是了解明代初年钧窑的生产面貌,并探讨钧窑民窑生产和官窑生产的关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1年9~12月对河南省禹州市鸠山镇闵庄钧窑遗址进行了主动考古发掘。为了进行分期研究和完善钧窑的发展序列,我们在闵庄村内的四个地点布方发掘,以期获得不同时期窑业生产的资料,特别是探讨元明时期钧瓷的基本面貌,以及钧瓷民窑生产的特点。发掘共开探沟、探方17个,发掘面积565平方米,文化层一般厚2~3米,最深的地层深达7米余;清理了各类遗迹26处,其中窑炉6座、作坊2座、灰坑12个、灶3座、井2个、墙2道,出土了大量瓷器和窑具,其中完整或可复原标本数千件。取得了较重要的成果。

通过发掘和对一个小区的初步整理,我们可以总结出本次发掘的几项主要收获:

一、发现并清理了从北宋后期到明代初年的地层。从4个发掘地点的地层堆积及出土物看,闵庄窑址的生产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大的时期。第一阶段为北宋晚期,是窑场生产的滥觞期,在C、D两个地点发现了时代在北宋晚期的地层,主要以生产白瓷为主,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以碗盘类器物为主。特点是器物的釉色比较莹润,一般施两层化妆土,通体施一层薄的化妆土,少量器物还带有白釉绿彩装饰。

第二阶段为北宋末到金代早中期,是窑场生产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地层中出土了较多精美的钧釉和青釉器物。钧窑器物制作规整,造型优美,釉层较薄,釉色淡雅,匀净润泽;青釉器物一般釉质明丽,玻璃质感较强,两类器物多采用裹住支烧或裹足刮釉的装烧方法;与以往在禹州神垕刘家门窑址发掘的第一期地层出土的器物十分相似。可以说这时期是禹州境内窑业的一个发展时期,一些重要的窑场开始生产钧釉瓷器。初步观察,这一阶段器物本身还有一些变化,细致整理还可以分为前后两段。

不久,这里又开始了以白瓷为主的生产阶段,第三阶段的时代为金代后期到元代,器形单调,制作比较粗糙。特点是器物的釉层较薄,显得干涩,施釉不到底,这个时期正是神垕地区钧釉瓷器生产的发展时期,但在不远的鸠山却又开始以生产白瓷的碗盘为主。结合在其他地区的窑址同时还生产制作较为粗率的印花青瓷,说明这些不同釉色的品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因此在同一时期,不同的窑场分别生产不同种类的瓷器,在大的方面是有所分工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