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三百多年都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为何朱元璋一年就收复了?

2020-09-30 15:19:58 作者: 两宋三百多年

燕云十六州包括包括燕(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等十六州,在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自古以来燕云十六州都是中原王朝统治的土地,但是在两宋三百年间,这块土地却不再属于中原王朝,如果加上后来元朝的近一百年,燕云十六州不属于汉人统治的时间长达四百年之久。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就失去了北方的屏障,所以北宋一朝一直嚷嚷着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至于偏安一隅的南宋,连中原都丢了,要收复的可就不止燕云十六州了,而是整个北方。但不管怎么说,除了北宋末年宋徽宗撕毁宋辽合约联金灭辽后宋朝短暂的拥有了燕云十六州,其余两宋三百年间,燕云十六州都处在外族的统治下,可为何朱元璋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收复了两宋三百年都没收复的失地呢?

首先是因为宋朝和明朝所面对的对手不同,宋朝的对手更加强大一些。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剩下的对手就是北方已经腐朽的元政府了,而且蒙古人自己还在内斗,加上元朝统一全国后蒙古军队迅速腐败,只知道享乐,早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这与清朝中后期八旗军丧失战斗力是一个道理。而朱元璋此时兵强马壮的,南方富庶地区又大都归顺了他,经济上明朝不比北方的元朝弱,军事实力上明军比元军高的不是一点点,所以朱元璋能北伐成功,赶走蒙古人,收复失地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

反观宋朝,北宋初年面对的是正值巅峰时期的辽国,加上宋朝重文抑武,几次战争都没有尝到好处,到宋真宗时期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取得了长达百年的和平,好不容易等到辽国衰败了,金国又崛起了,甚至把大宋朝廷赶到了南方,至此以后南宋想要北伐成功就更难了,只能偏安一隅,向金国称臣纳贡。

其次就是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卓越,绝非宋朝时期几个北伐皇帝所能比的。明朝的北伐战争大都是朱元璋亲自策划的,他制定的策略非常成功,先取河南、山东,孤立元都大都,然后迅速出击大都,等到在太原地区的元军反应过来要救援大都时,明军又进攻太原逼迫元军回防,来了个“围魏救赵”,解了大都之围。有朱元璋这样军事才能卓越的人统领军队,何愁北伐不成功。

而宋朝时期,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北汉还未灭,又由于进攻北汉时契丹人总是支援北汉,所以宋太祖在位期间并没有能够消灭北汉,也就没有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等到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宋军击败了前来救援北汉的契丹军队,一举消灭了北汉,宋朝这才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但是宋军的最高统帅赵光义时文人出身,比起武将出身的赵匡胤要差的远了,更比不上朱元璋。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战略眼光都不是很卓越。宋太宗在平定北汉后没有让军队进行休整,直接进攻辽国,打了辽军一个措手不及,十天就杀到了幽州,但是宋太宗指挥完全没有章法,攻城战术也不固定,几天换一个战术。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州被困,连忙命令精骑增援,等到辽军反击后,宋军就三面受敌,军心大乱,全线溃退,就连宋太宗本人都只能乘坐驴车逃跑。这次宋军情敌冒进,受到很大损失,不利于以后的北伐。

公元989年辽国国内政权更替,政局不稳,宋太宗又趁机发动“雍熙北伐”,命宋军兵分三路进攻辽国,此战宋军打出了士气,一连击溃辽军多路精锐部队,眼看着辽军即将崩盘,宋朝东路军统率曹彬却为了抢功擅自更改作战计划,带军深入,中了辽军的埋伏,数万精锐损失殆尽,宋军北伐失败。经过两次失败,本就缺少军人那种坚韧不拔精神的赵光义退缩了,公元991年他对大臣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总结起来就是守内虚外,也正是因为宋太宗这句话,让宋朝整体战略出现错误,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