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廉银”为什么没有养出清官?且论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清朝官场

2020-09-20 16:05:02 作者: “养廉银”为

导语

当雍正接过康熙留下来的王朝之时,其实他看到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繁荣昌盛的帝国,而是一番烂摊子,矛盾已经尖锐到了不可不缓解的地步。吏治腐败,人民苦不堪言,官场混乱不堪。

清初的时候,统治者沿用了明朝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其中就包括对官员们的低薪俸管理。然而,在差旅费、衣食住行、日常办公用度的花费方面,朝廷发的俸禄远远不够,官员们自己常常入不敷出。长此以往,权力的缺乏监管再加上俸禄体制的缺陷,从上到下无官不贪,官场日渐腐败,百姓苦不堪言。雍正就在这样的局面中接手了整个帝国,所有的矛盾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抱薪救火的“养廉银”

从管仲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思想开始,到汉惠帝“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而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高薪养官有其固有的历史基础。基于此,雍正开始实行“养廉银”制度。

该制度的基本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发放比原先官员工资高几十上百倍的俸禄来达到高薪养官,以希望可以减少官场的贪污腐败。而“养廉银”制度的具体颁布日期几乎无从考证。根据雍正六年七月,田文镜奏折:

可得出,养廉银制度开始于雍正元年,即:雍正上台一开始,就颁布了“养廉银”制度。可谓是深思已久。

其实,所谓的“养廉银”制度不过是将官员原本的灰色收入变为国家法定承认的所谓“养廉银”的官方收入而已。一般在征税时,百姓收上来的银子都是碎银子,为了方便管理及运输,官员需要将碎银融成整个银块。在融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损耗,因此百姓们需要多交一部分碎银来折抵损耗。

但是一般来说,官员们通常会在实际的损耗上偷偷提高要求老百姓缴纳的数额,而官员们则趁机将这一部分塞进自己的腰包,这就是“耗羡归公”制度。而在“养廉银”制度颁布之后,朝廷则开始将这个灰色收入正式分配给不同级别的官员。

根据《清会典事例》卷记载:

养廉银的分配基本是从布政使司库支出:“听凭大吏分拨 ,以公众之耗羡 ,为公众之养廉。”而较远的地方州县则可以由地方府库分发。

雍正皇帝读书像

“养廉银”制度在雍正王朝掀起了一阵风暴,配合诱人的养廉银以及强大的监察制度,两方面震慑使得雍正王朝出现了整个清朝少有的清廉官场。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雍正帝的驾崩,在雍正后期直到以后的几代皇帝,王朝的官场腐败日甚一日,最终依然还是无力回天。

为什么起不到效果?“养廉银”背后的制度缺陷与官场隐秘

1:官场腐败多样,人情社会变化繁多

雍正想要控制吏治腐败,他自然有手腕,高工资严惩罚。他做的不错,可是他忘了,中国这数千年的人情社会的强大力量。官场的腐败根源不在于你贪了多少钱,贪钱只是官场腐败的最终表现形式,官场的腐败根源在于利益的勾结庇护与人情隐秘的欲望。只是变了一种形式,我贪图权力,我贪图名利,我依旧结党隐私腐败不堪。

所谓的养廉银没有对我产生什么制约。除了金钱,权力是导致吏治腐败的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肮脏的权力交易依然可以滋生大片的腐败,依然可以产生大量的压榨与罪恶。事实上,养廉银除了向官员们的口袋里扔了大把银子之外,几乎没有向官场腐败的核心:权力腐败产生任何的冲击,原来的腐败现状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官员利益集团层出不穷,只有从利益集团捆绑的角度来对官场进行解构,才有可能能够找到破解的方法。从工资层面提高廉洁度实在是仅仅只能触碰到基础的表面。就像《红楼梦》里贾雨村的门子说的,做官的须有一张当地的护官符,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牵一发而动全身。同门师友,亲朋同族,政治党派,权力倾轧。种种权力的交错,最终的利益集团,才是真正腐败的核心。“养廉银”制度根本没有触及到核心,仅仅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