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战将为国捐躯,朝廷没有史料记载,倒是被他的对手所记录

2020-09-24 14:32:43 作者: 一代战将为国

赵匡胤

当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一举夺取了后周的天下。因为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上位后对武将带兵就十分忌惮,为了防止重蹈覆辙,巧妙的来了一个杯酒释兵权,把武将的兵权都夺走了。

就这样还不放心,开始从制度上压制武将,抬高文臣。于是重文轻武,遂成了两宋的风气。

这样一来他是放心了,可惜就是这个重文轻武的国策,却害惨了宋朝300年。

早年的大将曹翰,晚年曾写过一首诗:“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意思是南征北战立下那么多战功,现在为了生存,却要卖宝刀去换钱谋生了。

诗作虽然带有夸张的成分,但宋朝的武将地位不高,待遇差却是不争的事实。

刘法

宋神宗时期有一位武将,他的名字叫刘法。敌人一提起他的名字,简直如雷贯耳,但在宋朝廷这里,却没有任何地位。为何这么说?我们先看看他的对手对他的记载:“(西夏)诸将畏刘法勇,莫敢当其锋。”(《西夏书事》)

再看看地方志的记载:“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陕西通志》)

但《宋史》中没有他的传记,所以,我们今天的人,关于刘法,他的年龄、籍贯、家世,什么都不详。这位北宋的一代名将,已经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虽然关于刘法的一些事迹,都零零星星散见于《西夏书事》中,但

今天我们就凭目前有限的史料,来还原一下这位名将当年的风采。

西夏兵

公元1088年(宋哲宗元佑三年)三月,北宋的塞门寨,受到西夏人的攻击。

塞门寨也叫做土门,这里距延州城(陕西延安市)87公里,是延州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此寨地处要冲位置,西行可长驱大漠直捣西夏巢穴,东进则可夺取延州以图中原,所以说是宋和西夏双方必争的一个战略要地,双方经常在这里鏖战。

这次的激战中,宋军守寨的大将米赟阵亡。

主将一阵亡,对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宋军士兵顿时士气低落,惶惶不可终日。

就在这危急时刻,宋朝的救兵来了,刘法领兵猛攻西夏的洪州(今陕西靖边县),“斩掳五百余、焚荡族帐万二千、获孳畜铠仗万三千”,一举扭转了战局。

战后,刘法由鄜延路第三将副将,升为第三将主将,军阶如京使,这个职务在元丰改制后被定为正七品的武官。

虽然此时的刘法官职还不是很显赫,但有了独自领兵作战的权力,随着战功的累积,使他逐渐成为西北边境的一员猛将。

激战

公元1098年(宋哲宗元符元年),刘法与苗履统兵至大沙堆等处,斩敌首八百级,获牛马牲畜万余,受到通令嘉奖。

当年九月,又转战至田家流等地,先后斩首数千级。在此战中刘法一马当先,冲锋陷阵,以至于身负重伤。战后因军功升任客省使,品阶为从五品。

次年,已经成为鄜延路钤辖官的刘法再次出塞,转战神鸡流、乌延等地先后斩首四千余级,威震陕西。

此时,北方的辽国已经崛起,它不甘寂寞,要拥有话语权,他掺和进宋朝和西夏的纷争中。在辽国的调解下,宋朝和西夏开始和谈,战事暂时平息。

童贯

但这种和平环境没有维持几年,在公元1115年(政和五年),宋夏这对冤家的边境形势又开始恶化了。

“政和五年二月……庚午,以童贯领六路边事。”(《宋史·本纪》)

此时童贯是以太尉的身份,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这么高级别的官员前来指挥大军作战,可见朝廷的重视程度。

此时已是熙河经略安抚使的刘法,他的这一路大军,在抵达古骨龙后遇到了西夏右厢军主力数万铁骑,双方展开了一场大战。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