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不也挺好的吗?刘邦在当了皇帝后为什么要定都长安

2020-09-24 21:43:00 作者: 洛阳不也挺好

公元前202年2月,前一年刘邦带领着反楚联军,成功的把项羽逼到了乌江自刎的地步。项羽死了。做为反楚联军的主帅,理所当然的被大家推选为新一代的皇帝。

随即,刘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定陶只是当时刘邦军队的大本营,并且那时,已经封给了梁王做梁国首都。很显然定陶不适合成为刘邦汉朝的首都。于是,刘邦开始找一个更合适的地方做为首都。

当时,做过帝王首都的,有西周的丰京、镐京,东周的洛阳,还有秦的咸阳。进入刘邦视野的,除了这些,当然还是自己被封为汉王时的汉中,但是汉中太偏 ,不予考虑。关中也是比较远,最初也被排除了。

于是,大家就一致的瞄上了洛阳。为什么呢,洛阳是东周的首都。并且是天下的中心,离刘邦的老家还近,跟着刘邦出来的将士们虽然不敢要求刘邦定都在楚地,但也不想走到更远的关中。

包括刘邦自己也偏爱洛阳,刘邦在这里大封功臣,大搞宫廷建设。洛阳这就马上要成为汉朝的首都了。

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提反对意见。这个人只是一个下级军官,来自齐地的娄敬。

他呢,本来是要到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下级军官,忽然找到了他们本地的虞将军,请求帮忙说情,求见刘邦。并且说要谈重要的国家大事。虞将军也没含糊,竟然进宫把娄敬求见的事情报告了刘邦。刘邦一听,很是奇怪,但是刚当皇帝的他,这时还没有什么大架子,也是好奇一个下级军官能有什么国家大事,于是就召见了娄敬,赐饭给他吃。

娄敬随即给刘邦提了一个建议,不应该建都洛阳,应该去关中。娄敬给出的理由是:

一、洛阳虽然处于天下中心,但无险可守,一旦有事,敌人可以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攻击过来。

二、周朝以洛阳为都是因为当时周朝已经稳定,四方皆服,现在刘邦刚刚夺得天下,还有很多不服的地方。万一有人反叛,对刘邦极为不利。

三、周朝后来灭亡,并不是主要是因为失德,是因为没有军事力量,现在汉朝如果想要镇服四邻,需要有非常强的军事力量才行。

四、相反的,关中呢,是因为这片地方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在关中也能以德服人,万一不行,外面即使像战国时那样打成一团,也可以稳居关中,对付外敌。

刘邦虽然自己也很想在洛阳,但是刘邦这个人好的一点就是善于听别人的意见,于是,他认真的听了娄敬的意见后,把大臣们也找来,开始一起讨论。

不出意料的,所有的人一致反对娄敬的这个意见。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开始占据上风。大臣们都是关中以东的人,他们谁也不想到远离家乡故土地方。都争先恐后地申辩说周朝建都在洛阳称王天下几百年,秦朝建都在关中,只到二世就灭亡了,关中根本就不适合建都,还是应该在洛阳建都。刘邦一时犹疑不决。

这个时候,刘邦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主心骨张良来了。

让所有大臣们想不到的是,张良竟然同意娄敬的意见,张良给刘邦进行了一番分析。

实际上,选择关中还是洛阳不仅是决定首都的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如果选择洛阳,大家就会觉得汉朝是继承周的制度搞分封。但是如果都裂土而封,朝廷的就会像周王室一样。当初周武王搞分封时,天下的形势还不象现在,当时的忠臣一大把,什么周公,什么姜子牙。而如今封的这些异姓王如果造反,大军直逼洛阳,这种无险可守的地方,那就极其危险了,定都关中,那就可以考虑还用秦朝的郡县制。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郡县制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退一步讲,即使大汉不得不搞分封制,大汉皇帝据守关中,也会更加安全些。

张良说的话,刘邦是绝对的相信,于是,第二天,刘邦马上决定去关中。

但把首都建在哪里?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咸阳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丰京和镐京也不予考虑。刘邦最先想到的是栎阳。这是秦孝公时期的都城,城高池深,但是太小了,无法做为天子皇帝的都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