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朝名臣刘墉的认识,很多人都是在热播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在这部电视剧里刘墉被称为宰相,其刚正清廉的为官事迹和诙谐幽默的“罗锅”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然而,电视剧毕竟是创作和演绎出来的,当我们沉浸于精彩绝伦的剧情时,不禁要问历史上刘墉的事迹与形象是真的吗?
当我们探究历史,拨开迷雾,却发现这位声名显赫、为官正直的“宰相刘罗锅”既非宰相,也非罗锅。事实上,在我国历史上,宰相制度只存在于明朝以前,自明代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起初是有宰相一职的,只是朱元璋疑心太重,为了防止高官重臣威胁自己的地位,便下令废除了宰相一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胡惟庸便是被朱元璋废掉的。
自此以后,明朝通过设立“内阁”,采用“内阁大学士”一职代替宰相职务。内阁成员通常由由皇帝钦点,设置多人,其中一人为“内阁首辅”,共同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明朝灭亡后,清朝继续沿用了明朝这一制度。到了清朝雍正皇帝时,取消了“内阁”,建立了军机处,设立了“大学士”、“军机大臣”和“总理大臣”的职务来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
雍正皇帝的儿子乾隆也是沿袭雍正设立的军机处制度。虽说此时的大学士与明朝以前的宰相职务相比,权力相差甚远,但其地位仍然很高。因此,在后人看来,大学士和宰相在地位上相差无几。
在正史中曾记载,刘墉在乾隆五十(1785)年任吏部尚书并兼任协办大学士,在乾隆五十四年被降为吏部侍郎,到嘉庆二(9797)年又被提拔为体仁阁大学士。这样看来,刘墉在为官期间的职务大多和宰相地位差不多,影视剧中便以宰相称之。
至于说刘墉是“罗锅”形象,纯粹是无稽之谈。影视剧中的刘墉形象矮小佝偻,显然是为影视效果之用。而古代历史上的高官,特别是入翰林院的庶吉士通常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
清朝择选官员的标准中就注重“身、言、书、判”等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身,即身体要健康,五官要端正,而科举出身的刘墉,必然不可能是“罗锅形象”。
虽说可能是笑谈,但“刘罗锅”的称号也并非空穴来风。据史书记载,嘉庆皇帝曾经称呼刘墉为“刘驼子”。但此时乾隆皇帝都死了,刘墉也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头子,的确有有弯腰驼背的可能。
刘墉一生之中,虽无宰相之名,却行宰相之实。尽管在后人看来宰相刘罗锅是对刘墉的一种调侃,但我们也要正视其清廉为官一生的成就,他的光辉事迹尽显古代封建王朝中的为人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