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可卿之死,有谁注意到了贾母尤氏的举动?暗示其中大有文章

2020-09-27 00:04:56 作者: 关于秦可卿之

秦可卿是工部营缮郎秦业从养生堂抱来的孩子,因其长相风流且与贾府略有些瓜葛,于是便许给了贾蓉为妻。婚后,秦可卿虽未生下子女,但行为处事倒还算稳当。因此,她也被贾母盛赞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备受好评的女子,最后却离奇死亡了。

小说第十三回开头曾写道,某天夜里王熙凤梦到秦可卿给自己托梦,结果还未待细问,便听到“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随后,小厮来回秦可卿死了。从表面上来看,秦可卿的死因似乎与接连几个月的患病有关。

可是,如果她真的是患病而死,曹雪芹为什么不直接点明她是因病而死,反而用了“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这样带有暗示性的语句呢?显然,秦可卿绝非因病而死。那么,她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脂砚斋在批语中告诉我们,秦可卿是“淫丧天香楼”。

所谓“淫丧天香楼”,其实直白地说就是因为行为作风实在太不检点,只能以死谢罪,于是便在天香楼自尽了。然而,前文中已经说了,秦可卿是一个备受好评的女子,连贾母都夸她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为什么到了脂砚斋口中,她就成了行为作风不检点之人呢?

答案很简单,贾母当时压根就不知道秦可卿作风不检点一事,她完全是根据自己从表面上看到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一直到秦可卿的事情败露了,她才改变原有的判断。

事实上,关于秦可卿的作风不检点,最后“淫丧天香楼”,书中其实是有两处比较明确的暗示的,那就是贾母和尤氏的举动。相信很多读者应该经常读到这两段情节,但真正重视的也许寥寥无几。然而,这两段情节之中却大有文章。

首先来看贾母,贾母的举动出现在第十一回的开头。说是宁国府因为贾敬的生日到了要大摆宴席,于是邀请荣国府众人去赴宴,贾母自然也在其中。结果,贾母前一天还答应了要去,到了第二天却突然反悔了:

“老太太原是老祖宗,我父亲又是侄儿,这样日子,原不敢请他老人家,但是这个时候,天气正凉爽,满园的菊花又盛开,请老祖宗过来散散闷,看着众儿孙热闹热闹,是这个意思。谁知老祖宗又不肯赏脸。”

事实上,贾母向来就是爱热闹的。荣国府和宁国府仅隔着一条街,为什么她突然就不愿意去了呢?要知道,第五回去宁国府赏花时,贾母还一个劲地夸秦可卿,到了十一回时,她就连去看都不愿意看一眼了。这不正说明,宁国府中有什么人或什么事惹到了她吗?

而我们若是结合第十三回的秦可卿之死,其实就很容易推断出来,在贾母的这一举动背后,实则暗示了其中大有文章。这个大有文章,指的便是贾母发现秦可卿作风不检点。为此,她大为震怒,于是赌气不去宁国府赴宴。

然后再来看尤氏的举动,尤氏的举动出现在秦可卿死后。论理尤氏是宁国府的女主人,家中出了这么大的事,她应该立即站出来主持事务。可是,偏偏在这个关键的时间,她病倒了:

谁知尤氏正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

为什么尤氏早不病晚不病,刚好就在这个时候病了呢?显然,她这病来的蹊跷。而若是我们结合秦可卿之死来看,其实就很容易推断出来,她的这一举动背后其实也暗示了其中大有文章。这个大有文章,指的便是尤氏在知道了秦可卿作风不检点后,极为的恼怒,一时急火攻心,于是就病倒了。#秦可卿#贾母#尤氏收藏

答案很简单,贾母当时压根就不知道秦可卿作风不检点一事,她完全是根据自己从表面上看到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一直到秦可卿的事情败露了,她才改变原有的判断。

事实上,关于秦可卿的作风不检点,最后“淫丧天香楼”,书中其实是有两处比较明确的暗示的,那就是贾母和尤氏的举动。相信很多读者应该经常读到这两段情节,但真正重视的也许寥寥无几。然而,这两段情节之中却大有文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