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梦堂的女主人,梅花诗人沈宜修

2020-09-28 14:27:52 作者: 午梦堂的女主

有时候,仆人们做错了事,沈宜修也不轻易批评,总是先问清情由,然后具体指出他们的错误所在,并提出改正的方向,这让仆人们心服口服,既能大胆地去做,又能全心全意地做。对有困难的仆人,总设法帮助他们。沈宜修还教导子女们要像她一样对待仆人,懂得要用宽恕的心去对待别人(包括仆人)。

叶绍袁早年忙于科举应试,中年在外做官,直到1631年辞官后才同家人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那已接近于家庭接连不断的变故和明清的易代,所以,他才会感慨1631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年。因而,家庭生活的操持,儿女的教育培养,全都依赖夫人沈宜修,可以这么说,是有了沈宜修的母仪风范,才有了午梦堂的满门风雅。

午梦堂中,繁花罗植,最多的要数梅花,梅花是午梦堂中人最喜欢的花了,人人都有数量不少的梅花诗,沈宜修最喜欢的也是梅花。

梅花在历代诗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人们把梅花与松、竹放在一起,合称“岁寒三友”,又称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提到梅花,人们总赋予它高洁的品性。历代以来,吟咏梅花的诗人、诗作不少,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沈宜修从梅花的身上看到不畏严寒、不惧挫折、不喜奢华、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在沈宜修看来,梅花的遭际与品格正同她自身的经历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梅花就是自己,自己即是梅花,这就使沈宜修觉得和梅花之间有着情感的相连,对梅花倾注了深深的感情。

在沈宜修的诗歌创作中,单单为梅花就创作了一百首七言绝句,结成《梅花诗一百首》,还不包括其他的律诗、词等,这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历代诗人罕见的成就。

百首梅花诗借物抒情,兴起明志,通过吟咏梅花,写其“高情不与众芳同”的品质,“衔霜初发奈寒何”的气骨,“试将幽意问寒松”的多情多义。她相信自己的感情被梅花所理解,憔悴对花花笑我,不关春色着谁“怜”,表达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生活的贫苦忧愁,对亲人的思念等等,通过一首首咏梅花的诗句娓娓道来,尤让人感佩。

吹落天风玉袖轻,夜深龙管作边声。芙蓉苑北愁多少,凄断金闺万里情。

白羽纷纷寒彻骨,朝来已上汉宫妆。冰心不似梅花意,独向青山别恨长。

这两首都是怀人的诗,但两首诗在叙述角度及情感的表达上有所区别。抒写闺中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渴盼着能早日结束这分离的岁月,能在一起生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样的情感已不单单是怀人,而是借以自况,抒写自己独立操持家务,支撑一大家子生活,鼓励自己不因丈夫远游而放松努力,要像梅花一样乐观面对生活。

梅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从不与别的花争春,百花灿烂时,梅花默默地舒展着碧绿的叶子,而当冬天来临,万木枯竭萧条之时,梅花却凌寒而开,把春天的信息、生命的信息传播开去,让人们看到生命的希望。如《虞美人·瓶中蜡梅》“胆瓶折取贮仙葩。试看渐将春色、逗些些”之句。

诗人的唱酬,每遇到兴高采烈,或是愁肠郁结时,往往就要吟诗,但独自的吟诗远不及许多文人在一起的聚会。文人相聚而相重,则能触及创作中一些本质的东西,也能触动灵感,使才思喷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作。这一类的作品如:“索向琼瑶独唱酬,微吹花外鸟声柔。惊看月上供诗句,林下吟人应未休。”把一个诗人在见到花时的内心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

百首梅花诗的写作,在中年时期,虽然以梅花来自况贫病,但总的基调是乐观的,在遭遇女儿早夭的家庭巨变后,再见到梅花,生出的则是思念、悼念的凄清,如《见早梅忆女》“:寒梅昨夜一枝开,管领春风陇上来。惆怅玉颜何处去,露凝疏影独徘徊。”

沈宜修的著述有《鹂吹集》(上下两卷),上卷收录五、七言绝句、律诗293首,六言绝句226首,下卷收录诗202首,骚1首,赋3篇,序文1篇,传2篇及梅花诗100首,可谓洋洋大观。广泛搜罗名媛诗文辑成《伊人思》一卷。

沈宜修的这些作品,大多写于“桂乏珠艰之隙,儿晨女夕之余,酒帐药当之边,送别望归之际”(叶绍袁语),都是利用挤出的空余时间完成的。加上婆婆的反对,还一度放弃过,因而这些作品实属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