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只是副职,为何《知否》中明兰的父亲能越过知州升任京官?

2020-09-28 15:21:59 作者: 通判只是副职

近日电视剧《知否》热播,剧情的编排,场景的布置算得上开年良心剧了。剧情虽好,但其中的一些历史知识怕是有些看官要糊涂了,今天小编便同诸位扒一扒剧中的“通判”一职。

在剧中,盛家盛明兰的父亲盛纮是一个大封建家族长,是家中的主君。起初,盛纮在扬州任通判一职,但没过多久盛纮便得以高升,入京做了一个五品京官。

通判

通判并非扬州主管官员,在他的上面还有知州,很多看官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扬州知州没有得到升迁,为何他手下的通判盛纮反倒是得以高升呢?是编剧的编排不合理,为了剧情发展硬性将盛纮高升?还是映射了社会的黑暗面,通过关系得以高升?

其实,盛纮的高升并非破格,而是正常的升迁。

《知否》中提到“燕云十六州”、“官家”、“赵姓皇家”等便已经能够确定,故事发生的背景应是北宋年间。

宋太祖

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乱建立宋朝,鉴于从唐末出现的藩镇割据局面,故此在立国后注重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道势力。他一方面“杯酒释兵权”削弱武将,另一方面委派文人到地方进行管理。

唐末以来地方长官节度使权势过大,这让宋太祖感到不安。于是,宋朝时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开始限制它的职权。后来节度使成为一种虚职,朝廷委派知州代理军政事务。知州全称为“权知某某州州军事”,这并不是一个正式职务,而是一种临时委派。

扬州

扬州的知州称为“权知扬州州军事”,他本就是朝廷委派来的官员,所以也谈不上升职回京。实际上,通判才是一州的正式官职,在工作中则为知州的副手。

朝廷为了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除赋予通判辅佐知州管理军政事务的权力外,还让其具备监察权。上至知州下至小吏都由通判监督,并且通判为皇帝直接委任,由权直接向皇帝上疏。

在处理一州事务时,知州必须争得通判的同意,两人同时签署的文件才能生效,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知州。

入京的盛纮

由皇帝直接委派,可向皇帝直接上疏,监察地方官员,正是由于这些,通判才能快速的升任京官。

在宋朝,通判的官品通常为从七品或正八品,但在一些大州、要州,通判的官品为从五品或正六品。

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加速南移,扬州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宋朝大词人苏轼曾吟:“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足见扬州的繁华。

盛家老太太

盛纮为扬州通判官品应在从五品或正六品,入京之后官职为正五品,可见虽是升迁,但也并非破格之举。

盛纮嫡母王老太太是个女中豪杰,平日里对盛纮多有指点,盛纮在扬州做出些政绩,升任京官也是情理之中。

看官们了解了这些是否对“通判”有了新的认识呢?欢迎在下面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