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而赵匡胤要后解决契丹,谁更正确?

2020-09-21 09:40:10 作者: 为什么柴荣主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后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时间和环境有所不同,柴荣想要先夺取幽云十六州,再去解决南方割据势力,这并没有错。赵匡胤则选用先易后难的战略,等到南方平定之后,再想方设法解决北汉和契丹,这也是正确的决策。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契丹比后周,乃至宋朝的创立时间都要早很多,等到柴荣即位之时,契丹已经成为东亚第一强国,而当时中原的混战还没有停息。以柴荣、赵匡胤的实力,要想覆灭契丹,实在难上加难。

柴荣、赵匡胤的目标不一定是要覆灭契丹,而是想要夺回属于中原政权的幽云十六州,这个位置对于双方都至关重要,谁占据了幽云地区,谁就占据了天险,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之所以在宋辽战争,宋军一直处在下风,就是源于幽云十六州在契丹手里。

那么为何柴荣要先去进攻契丹,而赵匡胤选择最后解决契丹呢?

一、性格决定命运

很多情况下,战争就是由一人发起的,比如皇帝,在统治者的一念之间,对于国与国之间就是一场兵戈之祸。后周在柴荣接手之后,就处于四战之地,向北是死敌北汉和契丹,南方有后蜀、南唐,想要生存下去,要想长久,就必须发动战争。

柴荣接手的国家并不羸弱,只是相对难以掌控,五代的凶悍流淌在每个士兵身体中,改朝换代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如果柴荣是个孬种,那么将会有他人来取而代之。

在性格方面,柴荣更喜欢挑战,对手强大,柴荣则会变得更强大,在众多征伐中,柴荣更愿意先废掉强者,再解决弱者。赵匡胤的性格比较平缓,在他即位之后,每次战争之前,他都会进行周密的计划,以保证胜利可以万无一失。

权衡利弊之后,赵匡胤选择那个利益最大化的选项,那就是先易后难,这对于他和乃至整个国家,都是最佳决策。

公元954年,北汉皇帝刘崇,在柴荣立足未稳之际,联合契丹军团,大举入侵后周边境。柴荣率军御驾亲征。

史料记载“合战未几,樊爱能、何徽引骑兵先遁,右军溃;步兵千余人解甲呼万岁,降于北汉。帝见军势危,自引亲兵犯矢石督战。”

两军在高平列阵,北汉皇帝刘崇见后周兵少,有轻敌之意,率先发动进攻。还没接战,后周兵团内部樊爱能、何徽所部人马直接弃阵逃跑,一千多步兵直接投降了。柴荣几乎面临绝地,后周胜利的希望愈发渺茫。

如果换成旁人,可能直接就逃走了,而柴荣则不然,他直接率领亲兵,向着刘崇的中军就冲杀过去,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就是勇往直前、向死而生的柴荣。在柴荣的鼓励下,在赵匡胤和张永德帮助下,后周军兵发起第一轮冲锋。

后周军兵以一当十,杀敌甚是勇猛,直接冲垮了刘崇的中军,北汉军兵就此溃逃而去。这就是柴荣的首秀,这就是柴荣的性格,哪怕上天都将他抛弃,他也不会畏惧强敌。骨头挑最硬的啃,敌人挑最强的打,这大概就是柴荣的信念。

二、柴荣的环境更极端,赵匡胤相对平稳

柴荣并非郭威的亲生儿,而只是养子,在强者为尊的五代十国,哪怕是亲生儿子,都没准要受歧视,更别提养子。柴荣即位之初,要军功没有军功,要威信没有威信,手下大多对其不服不忿。

史料记载“帝曰:“崇幸我大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此必自来,朕不可不往。”冯道固争之,帝曰:“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道曰:“未审陛下能为唐太宗否?”帝曰:“以吾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道曰:“未审陛下能为山否?”帝不悦。”

柴荣想要御驾亲征,历任四朝的老臣冯道却在旁嘲讽柴荣。柴荣一直坚持要亲征,冯道一直持否定态度,柴荣说道:“当初,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亲自出战,朕岂能偷安。”冯道笑道:“只是不知陛下能不能比得上唐太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