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禧北伐下的宋金二国:内忧外患

2020-10-01 12:04:13 作者: 开禧北伐下的

再看看南宋——经济发展与政局稳定南宋一朝,商人不再是末流。自从政府确立“农商并重”的政策后,商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国际大都市”如临安、成都、建康等争相涌现。临安甚至有晚市尚未结束,早市又已开张的情况。再加上众多海港的开放,南宋的商业税甚至超过了农业税,朝政收入不断增加。

再来看看农业,北方人民的流入与农业技术(圩田与占城稻)的成熟,使得百姓日渐富足。“苏湖熟,天下足”,也不是浪得虚名。北伐前期,仅关上积粮就有“八百余万斛”。粮食储备供应充足,这是南宋的优势。

除此之外,手工业与造船业的发展,又让南宋的财政收入与海战实力较金朝而言又不知高了多少。

政治上,庆元党禁已经结束,朝廷上的党争已经不复当年激烈。韩侂胄放松了对道学派的打击,反而频频示好,这都为政局的稳定打下了基础。

另外,我们不难发现纵使离北宋亡国已过去数十年,南宋的爱国志士仍存,抗金收复故土之心犹在。当朝廷下诏北伐后,举国沸腾,辛弃疾、陆游等人更是奔走呼号,用战词来鼓舞军民抗金。纵使朝廷抗金立场并不坚定,许多人也只是做做样子,但是对于北伐来说,气氛已经够了。

北伐的不利形势

虽说此时的南宋,呈现了繁荣之态,但不可否认,一切都只是表象。这个国家积弊已深,打不得!

政治:混乱毫无疑问,在开禧北伐之前,韩侂胄等人发动的“庆元党禁”是弊大于利的。政治纷争不断,权相韩侂胄上位,无疑给南宋宁宗朝政治带来了影响深远的混乱。理学为当时士人所向,为大势,却被韩党等人诬陷为“伪学”。只要稍谈“伪学”之名,头上的乌纱帽就有可能不保。一时间,人人皆以缄口不言自居。世风日下,倒行逆施也就不那么突兀了。

朱熹的朋友陈亮曾批评道:

始悟今世之儒士,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夫之仇,而方低头以谈性命,不知何者为之性命呼!

除此之外,朝中大臣对于是战是和一直不统一。而这种想法也体现在战时,从高宗开始就是这样,刚开始决定要打,尝到点苦头又开始主张和战。当权者的政治立场不坚定,使得宋朝好像没有主心骨。一个没有“台柱”的舞台,又怎能有完美的“表演”?

对此,王居安曾批评:

今日欲攻,明日欲守,今日欲行,明日欲止,议论纷纷,迄无定说。

再往细里探究,是南与北之争。南方官员道,“莫守金石之约,难充溪壑之求,暂图安自解倒悬,犹之可也,欲远虑而尊中国,岂其然呼?”而北方官员却以“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哀叹。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在那个大环境里,“苟安”毕竟占了大多数。

经济:拮据其实,南宋从一开始,经济状况就不是很好。后人所论南宋经济之繁荣,只不过是表面的浮华。要不是孝宗的励精图治,南宋的入不敷出会更严重。虽然从数据上来说,南宋每年的财政收入在不断增加,然而,各方面的支出却尤为浩繁,无论是冗官的工资滥觞还是军事方面的无限支出。

更重要的是,朝廷不富,百姓也贫。钱哪里去了?豪绅大地主与贪官,他们往往互相勾结,以苛捐杂税与无止尽的劳役剥削压榨百姓。韩侂胄就是个典型例子,一位官员所赠其生日贺礼就可达十人家一年的开销。宁宗一朝,官员由上而下地剥削,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国家能走向富强吗?

军事:孱弱军事上的不足,从宋朝建国开始便存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更是奠定了“重文轻武”的基调。到了孝宗一朝,军事还有所建树。孝宗本人还对军事方面进行了堪称“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过仍未彻底地解决军事废弛,抗金情绪不高的问题。到了宁宗朝更是如此,军费开支巨大,却不见得用于扩充兵力,很多都被将领官员中饱私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