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禧北伐下的宋金二国:内忧外患

2020-10-01 12:04:13 作者: 开禧北伐下的

写在前面

之前,笔者曾分析了韩侂胄的专权之路。没错,韩侂胄被称为“权相”。但实际上,韩侂胄被称为“权臣”更合适。因为从开禧元年七月至开禧三年十一月,他才任平章军国事,这一“宰相之上的宰相”,中间不过两年。而在此之前,他甚至没有什么实际职务。

历史上的主流观点认为韩侂胄是个十恶不赦的奸臣,其实不然。没有他一手推动,怎能有开禧北伐?纵使有人说他是为了邀功,但从其在政治军事经济较充分的准备来说,韩侂胄并非不自量力(《论韩侂胄与开禧北伐》)。说他仅仅是秦桧之徒,不妥。

话说回来,从结果上来看,表面上占尽优势的南宋却输得一败涂地,而赢了战争的金国也并不轻松。

北伐的有利形势

先看看金国——内忧外患与南宋宁宗相对应的,是金朝章宗。章宗时期,虽然号称金朝的巅峰,但是“极盛”之后便是衰落。

在初期,这种“隐忧”就已浮现。章宗是以“皇太孙”的名义即位的,联想后世的建文帝,我们不难想象,章宗的叔父辈肯定是多有不满的。果不其然,郑王和镐王就心怀鬼胎,意图谋反。不过还好,二人都被镇压下来。此次事件被称为“更五单于争立”,虽然之后金朝的统治趋于稳定,但不可否认,郑镐之变肯定对其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后期,章宗大肆任用外戚,以致民怨不断,军事也逐渐废弛。

泰和元年(1201年),金郡牧使耶律得寿领兵五万叛乱,章宗派三十万大军才勉强将其平定。不难发现,此时的金军已经不如阿骨打时期那样势如破竹,金军之衰愈发明显。

与内部权力之争相对应的,是来自北方汉民的起义。从北宋灭亡开始,黄河流域的汉民就未曾停止过反抗的脚步。不仅仅是因为异族原因,还因为金朝统治者在北方对汉民奉行的残酷统治政策。如活动太行山一带的八字军等,他们令金朝的后方无法得到彻底的稳定。虽然在金世宗时期有所改善,“以汉制对汉人”的政策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在大定年间(金世宗年号)汉族人民反抗起义仍有十六次(《金史·世宗纪》)。而红袄军于金泰和二年(1204年)起义,声势浩大,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这又给蒙古军入侵金朝做了助攻。

蒙古,在金朝初期就已经非常活跃,时而骚扰金朝北方边境。不过,当时蒙古尚小,金国尚强,边境还不足为虑。到了章宗时期,蒙古的实力已不容小觑,边境的骚扰也演变成入侵,“连亘九百里,烽侯相应”,北方的战火已经开始燃烧。

北部侵我边境,千里有余,不能雪耻。

这就是金朝边境沦陷的真实写照。1206年,也就是开禧北伐同年,铁木真被推选为成吉思汗。一代天骄,开始了他“雄霸亚洲”的伟业。

除了蒙古,别忘了还有西夏。从金太宗开始,西夏就是金国的仆从国。然而,这个“小弟”却一直不安分,野心很大。从北宋亡国,伪齐政权建立后,西夏就开始盘算着怎么夺取陕西五路。在宋金讲和期间,西夏看准时机,发动进攻企图夺取长安。世宗时期,金国发动对西夏的贸易限制,又引起西夏方不满。麟州城陷,就是西夏对金朝的报复性行动:

夏人掳金帛子女数万,毁城而去。

到了章宗时期,金夏矛盾日益激化。无止尽的战争,竟成了夏与金的主旋律。

除此之外,金国的自然灾害频发。明昌年间(1190年-1196年)水患不断,黄河出现三次决堤。打击最大的自然是农民,颗粒无收是常事。同时,流民不断,死人无数。为此,金朝政府又不得不拨出一大笔财款。为了彻底解决水患,金章宗又以:

用工六百八万余,就用埽兵军夫外,有四百三十余万当用民夫。

如此种种,金国无论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上来说,都不容乐观。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