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被誉为“孤篇压全唐”,从头美到尾,开篇惊艳,结尾动人

2020-10-04 23:16:59 作者: 这首诗被誉为

然而将这五桩景致如此浑融妥帖地放在一起,在诗词君看来,却是张若虚做得最好。(《春江花月夜》的诗题原为陈后主陈叔宝所创,后来隋炀帝杨广也曾以此为题,写过《春江花月夜》二首。)

春之荣枯周而复始,江之奔流不舍昼夜,花之常开常谢,月之朝夕起落,夜之与昼的无尽更迭,这五字里,不独有绝美的风景,更有深沉涵远的哲学精神,处处都照耀着宇宙的亘古不朽。

整首诗从结构上可大约分为三部分。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照应标题,勾勒出了一幅恢弘壮阔的春江月夜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开头两句如平地惊雷般,突兀而来。

浩浩荡荡的长江春潮由西向东,奔涌而来,与大海连成一片。寥廓的海面上一望无际,蔚为壮观。随着夜幕降临,一轮明月自海上冉冉升起,仿佛与潮水一道涌了出来。

着一“生”字,原本无情的明月与潮水仿若都有了鲜活的生命。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随着明月越升越高,皎洁的光芒洒落大地,照耀着河山千里万里,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朗照耀之下呢?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芳甸”,是芳草丰茂的原野。江水曲曲折折地流淌着,绕过花草丛生的广阔原野。月华流泻在洁白的花树上,好似有细密的水珠在闪闪烁烁,又像是撒上了一层轻薄如玉的雪。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光是如此皎洁,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尽数抹去,整个天地间都被渲染成了梦幻一样的银辉色。洲上的白沙和月色似浑融在了一起,看不分明。

中间八句为第二部分,写诗人面对那一轮皎月所产生的思索。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儿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独独那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诗人立身于这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之下,面对着这亘古的明月、不息东流的江水,不由产生了深沉的思索: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在这一代一代的历史延续里,究竟是谁在江边上最初看见这一轮明月呢?

而这江上的月亮又是在何年何月何日,最初照耀着世人呢?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个人的生命总是短暂杳渺的,然而整个人类的绵延却是一代又一代的长久延续着的。而那天空中的孤月一轮,圆了又缺,缺了复圆,周而复始地循环着。

人望着月,月亦照着人。

只是,人望着的总是同一轮月亮,月亮照着的却已不再是那一个人。

假使明月果真有情的话,它会不会也是在等待着什么人呢?只是这种等待注定无法如愿。

月光下,只有那大江急流,奔腾远去。像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曾在他的散文集中说:

面对那一望无际的茫茫海洋,人们所接受的往往不仅是自然美景,更是一种浩大的独立的空间意识,一种“俯仰成古今”的百年孤独式的宇宙感怀。

从《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到屈原《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从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到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从王羲之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到苏轼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再到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正是这种直逼天地宇宙人生本源的叩问,折射出人类心灵深处思想的微光,以及那不折不挠的对人类最终极的探索与寻觅。

天高高,地茫茫,日月不居,盛年难再。

虽如此,仍要以渺小之身,追索永恒之宇宙,思索人生之本源,而这,也许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